老年人骨质疏松怎样预防
老年人骨质疏松可通过补充钙质、适度运动、调整饮食、定期检测骨密度、避免不良生活习惯等方式预防。
1、补充钙质
钙是骨骼的主要成分,老年人每日钙摄入量应达到1000-1200毫克。可通过食用奶制品、豆制品、深绿色蔬菜等富含钙的食物补充,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服用碳酸钙D3片、葡萄糖酸钙口服溶液等钙剂。避免与含草酸高的食物同食影响吸收。
2、适度运动
负重运动能刺激骨形成,建议每周进行3-5次30分钟的快走、太极拳等低冲击运动。水中运动适合关节疼痛者,需避免剧烈跑跳。运动前后做好热身和拉伸,防止跌倒风险。
3、调整饮食
保证优质蛋白摄入如鱼肉蛋奶,每日维生素D补充400-800IU促进钙吸收。限制高盐、咖啡因和酒精摄入,这些物质会加速钙流失。可适量食用黑芝麻、虾皮等高钙食材。
4、定期检测
建议65岁以上女性及70岁以上男性每年进行双能X线骨密度检查。若发现骨量减少,需遵医嘱使用阿仑膦酸钠片、唑来膦酸注射液等抗骨质疏松药物干预。
5、改善习惯
戒烟可减少破骨细胞活性,避免久坐不动。居家环境需防滑防绊,使用扶手等辅助设施。长期服用糖皮质激素者应咨询医生调整用药方案。
预防骨质疏松需长期坚持综合管理,日常可多晒太阳合成维生素D,烹饪时用醋促进骨钙溶出,选择软底鞋减少足部压力。若出现腰背疼痛、身高变矮等症状应及时就医,避免骨折后导致卧床并发症。家属应关注老人行动安全,协助建立健康档案跟踪骨健康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