疱疹是怎么引起的原因
疱疹可能由单纯疱疹病毒感染、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免疫力低下、皮肤屏障受损、接触传播等原因引起,通常表现为皮肤簇集性水疱、疼痛或灼热感等症状。
1、单纯疱疹病毒感染
单纯疱疹病毒1型和2型是引起口唇疱疹和生殖器疱疹的主要病原体。病毒通过直接接触感染者皮肤或黏膜分泌物传播,初次感染后病毒可潜伏于神经节,在免疫力下降时复发。典型症状为局部成簇小水疱伴刺痛,可遵医嘱使用阿昔洛韦乳膏、喷昔洛韦乳膏等抗病毒药物。
2、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
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初次感染表现为水痘,痊愈后病毒潜伏于脊髓后根神经节,当机体抵抗力降低时病毒再激活引发带状疱疹。特征为沿神经分布的带状疼痛性皮疹,需早期使用盐酸伐昔洛韦片、泛昔洛韦胶囊等抗病毒治疗。
3、免疫力低下
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HIV感染、恶性肿瘤等导致免疫功能受损时,潜伏的疱疹病毒易被激活。此类患者疱疹症状较重且易反复,除抗病毒治疗外还需配合胸腺肽肠溶片等免疫调节剂。
4、皮肤屏障受损
皮肤外伤、日晒伤、湿疹等破坏皮肤完整性时,局部防御功能下降,病毒更易侵入角质形成细胞。表现为受损区域出现局限性疱疹,需保持创面清洁并联合使用重组人干扰素α2b凝胶。
5、接触传播
与疱疹患者共用毛巾、餐具或发生亲密接触时,病毒可通过破损皮肤或黏膜侵入。预防需避免接触患者皮损分泌物,感染者应单独使用生活用品,急性期禁止与他人密切接触。
疱疹患者应保持皮损清洁干燥,避免搔抓导致继发感染;饮食宜清淡,多摄入富含赖氨酸的乳制品及鱼类,限制精氨酸含量高的坚果巧克力;保证充足睡眠,适度运动增强免疫力;复发频繁者需定期复查,必要时进行长期抗病毒抑制治疗。出现高热、疱疹扩散或剧烈疼痛时应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