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知道自己感染梅毒
梅毒感染可通过临床症状筛查和实验室检测确认,典型表现包括硬下疳、梅毒疹等皮肤黏膜损害,确诊需依靠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体检测与非特异性抗体检测。
1、一期梅毒症状
感染后10-90天可出现硬下疳,表现为无痛性溃疡,边界清晰,基底清洁,多发生于外生殖器、肛门等部位。局部淋巴结可能肿大但无压痛。此时梅毒血清学试验可能尚未呈阳性,需通过暗视野显微镜检查溃疡分泌物中的梅毒螺旋体确诊。
2、二期梅毒症状
感染后6周至6个月可能出现泛发性梅毒疹,表现为铜红色斑丘疹,常见于手掌足底,可伴有黏膜斑、扁平湿疣。全身症状包括低热、头痛、淋巴结肿大。此阶段非特异性抗体检测如RPR、TRUST试验阳性率较高。
3、潜伏梅毒特征
早期潜伏梅毒指感染后1年内无症状但血清学阳性,晚期潜伏梅毒指感染超过1年。潜伏期虽无临床表现,但梅毒螺旋体仍在体内繁殖,可通过胎盘传染胎儿或进展为三期梅毒。
4、三期梅毒表现
感染2年以上可发生树胶肿、心血管梅毒或神经梅毒。树胶肿为破坏性肉芽肿,可累及皮肤骨骼;心血管梅毒多引起主动脉炎;神经梅毒可表现为痴呆、脊髓痨等。此时特异性抗体检测TPPA、TPHA通常持续阳性。
5、实验室检测方法
初筛采用非特异性抗体试验如RPR,阳性者需做TPPA等特异性抗体检测确认。脑脊液检查用于诊断神经梅毒。妊娠期女性需同时检测IgM抗体以判断活动性感染。所有检测需在专业医疗机构完成。
怀疑感染梅毒时应立即至皮肤性病科就诊,避免无保护性行为直至完成规范治疗。日常需注意个人卫生,不与他人共用剃须刀等可能接触血液的物品。确诊患者应配合医生完成青霉素等药物治疗,并定期复查血清学指标,所有性伴侣需同步筛查。梅毒治愈后仍需监测3年以防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