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折对位还好吗
骨折对位情况需要结合影像学检查结果评估,若骨折断端解剖位置恢复良好则对位较好,若存在明显移位则对位不理想。
骨折对位指骨折后断端复位后的位置关系,主要通过X线、CT等影像学检查判断。对位良好的标准包括骨折线对合紧密、无明显成角或旋转畸形、长度恢复正常。常见四肢骨折中,桡骨远端骨折、胫骨中段横形骨折等稳定性骨折较易实现良好对位。对位良好的骨折通常采用石膏固定、支具外固定等保守治疗,愈合周期为4-8周,功能恢复较好。
对位不良多见于粉碎性骨折、关节内骨折或伴有严重软组织损伤的骨折,如股骨粗隆间粉碎骨折、跟骨关节面压缩骨折等。这类骨折可能出现短缩畸形、旋转畸形或关节面不平整,需通过牵引复位、经皮穿针固定或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矫正。严重对位不良可能导致骨不连、畸形愈合、创伤性关节炎等并发症。
骨折后应定期复查影像学观察对位情况,早期发现移位需及时干预;康复期需在医生指导下循序渐进进行关节活动度训练和肌力练习,避免过早负重;饮食注意补充钙质、维生素D和优质蛋白,如牛奶、鱼类、豆制品等;吸烟饮酒可能影响骨愈合,应严格戒除;老年患者需预防跌倒,骨质疏松者应进行抗骨质疏松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