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髓炎的后遗症是什么
骨髓炎后遗症主要包括慢性疼痛、关节僵硬、病理性骨折、肢体畸形和继发感染等。骨髓炎是由细菌或真菌感染引起的骨组织炎症,若治疗不及时或病情严重,可能遗留长期并发症。
1、慢性疼痛
骨髓炎急性期炎症未彻底控制时,可能转为慢性炎症,导致持续性骨痛。疼痛常因活动或负重加重,夜间也可能发作。慢性疼痛可能与骨内微循环障碍、神经压迫或炎症介质持续释放有关。治疗需结合镇痛药物如布洛芬缓释胶囊、塞来昔布胶囊,并配合物理治疗改善局部血供。
2、关节僵硬
邻近关节的骨髓炎可能破坏滑膜和软骨,导致纤维组织增生粘连。表现为关节活动范围受限,如膝关节屈伸困难或踝关节背屈障碍。早期康复训练如被动关节活动可预防僵硬,严重者需关节松解术。
3、病理性骨折
炎症侵蚀使骨质强度下降,轻微外力即可导致骨折。常见于长骨如股骨或胫骨,骨折端可能伴有窦道或脓性分泌物。需手术清除坏死骨并固定骨折,同时使用注射用头孢曲松钠等抗生素控制感染。
4、肢体畸形
儿童骨髓炎可能损伤骨骺板,导致骨骼发育不对称。表现为下肢不等长、关节内外翻或脊柱侧弯。需定期评估生长情况,必要时通过骨骨骺阻滞术或矫形支具干预。
5、继发感染
慢性骨髓炎窦道可能反复化脓,甚至引发败血症或感染性心内膜炎。需彻底清创并长期使用盐酸莫西沙星片等敏感抗生素,严重者需行带血管蒂骨瓣移植修复骨缺损。
骨髓炎后遗症患者需保持均衡饮食,适当增加牛奶、鱼类等富含钙和维生素D的食物,避免吸烟饮酒。康复期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低强度运动如游泳或骑自行车,逐步恢复关节功能。定期复查血常规、C反应蛋白及影像学检查,监测炎症活动度。出现发热、局部红肿或疼痛加剧时需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