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鼻窦炎有哪些发病原因

57984次浏览

生活中我们要注意加强体育锻炼,注意饮食,提高我们身体的免疫力,减少感冒的发生,这对于预防鼻窦炎的发生是有一定的效果的,由于反复感冒,鼻子反复受到炎症刺激,就容易引发鼻炎或鼻窦炎,所以预防感冒也是非常重要的,那么,鼻窦炎的发病原因都有什么呢?

鼻窦炎的发病原因:

1.鼻腔的一些疾病,如鼻中隔偏曲、中鼻甲肥大、鼻息肉、变态反应性鼻炎、鼻腔异物或鼻腔肿瘤,也可引起鼻窦炎。

2.邻近病灶,如扁桃体炎或腺样体肥大、上颌第二双尖牙及第一、第二磨牙根部的感染,拔牙时损伤上颌窦壁或龋齿残根坠入上颌窦内等也可导致鼻窦炎。

3.变态反应体质,全身性疾病如贫血、内分泌功能不足(如甲状腺、脑垂体和性腺等功能减退),急性传染病如流感、麻疹、猩红热、白喉等均可诱致本病发生。

4.全身抵抗力降低,如过度疲劳、受凉受湿、营养不良、维生素缺乏,以及生活环境不良所致。

5.其它,如鼻窦外伤骨折;游泳时跳水姿势不当,或潜水与游泳后擤鼻不当,污水进入鼻窦内;鼻腔内填塞物置留时间过久;高空飞行迅速下降,窦腔与外界形成相对的负压,将鼻腔分泌物吸入鼻窦等也能造成发病。

鼻窦炎的发病原因有很多,大家一定要注意多预防,鼻窦炎无小病,治疗才是第一步。希望患有鼻窦炎的患者,能敲起大家的警钟,早日治疗,及早摆脱此病症,早日还自己一个健康的美丽的鼻子。

相关推荐

脑ct能不能检查出鼻窦炎
脑CT对于鼻窦炎的检查是不准确不确切的,也是不全面的。如果出现鼻塞、鼻堵、流鼻涕、打喷嚏、头痛等症状,当高度怀疑是鼻窦炎的时候,主要的检查应当依靠的是鼻窦CT而不是脑CT。鼻窦炎的检查办法包括了鼻窦内窥镜的检查以及鼻镜的检查,同时要进行鼻窦CT的检查,鼻窦CT可以给揭示出鼻窦炎的范围以及病变的严重程度,是否伴有鼻息肉等,同时可以看到病人鼻窦的解剖是否有异常,这样为以后治疗鼻窦炎提供依据。如果鼻窦炎范围比较重,累及全组,包括了额窦、上额窦、筛窦以及蝶窦,首先的治疗办法先是采取药物的治疗,如果规范化的治疗4~8周仍无法缓解,根据鼻窦CT展示的病变的严重程度以及范围,可以进行鼻窦内窥镜的手术治疗。
语音时长 01:31

2021-07-09

61713次收听

鼻窦炎可不可以做软骨隆鼻
鼻窦炎一般是可以做软骨隆鼻的。因为隆鼻手术通常是在鼻尖部,或者鼻腔内切口,通常手术操作是在鼻部皮肤,以及软组织下进行操作,而不是在鼻窦腔进行操作,所以一般鼻窦炎,并不影响做隆鼻手术。一般也都是建议在鼻窦炎控制的差不多了,稳定了之后再考虑建议做隆鼻手术,而不建议在鼻窦炎期间做隆鼻手术,尤其是急性鼻窦炎就更不建议做手术,包括做任何手术。当然也包括做隆鼻手术,因为急性炎症感染期间,尽量的避免做手术,但如果是慢性鼻窦炎,经过适当的药物治疗之后,症状都能够比较稳定,这个情况下是可以考虑做隆鼻手术的,隆鼻手术因为手术创面都是在鼻骨以外,鼻部的皮肤和软组织下面而不经过鼻窦,所以有点鼻窦炎也不影响做隆鼻手术。因此鼻窦炎,在病情控制稳定缓解之后,是可以考虑做隆鼻手术的。
语音时长 01:34

2021-06-25

69404次收听

鼻窦炎治好后会不会复发
鼻窦炎治好后是有可能会复发的。因为鼻窦炎从无到有,就有可能从第一次到第二次,即使第一次完全治疗好了,也有可能会得第二次,这个是肯定的。但是,一般只要平时注意预防,或者得了鼻窦炎之后及时地治疗,都不会很严重,不会有明显的不良后果。鼻窦炎的治疗要根据病程长短、症状轻重,来进行适当的治疗,才能取得好的疗效。对于病程在1个月之内的鼻窦炎,通常属于急性鼻窦炎,多数是和病毒感染有关系。比如感冒以后继发的,这种情况通常可以做鼻腔冲洗,可以使用鼻喷激素,一般就可以慢慢缓解。但是,如果鼻塞持续不缓解,流鼻涕持续不缓解,超过10天以上,这个情况还要考虑有继发细菌性鼻窦炎的可能性,必要时要加口服抗生素。对于细菌性鼻窦炎,口服抗生素,一般建议首选使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因为这个药对于无论是厌氧菌,还是需氧菌感染导致的鼻窦炎,都是有效的。通常对于急性鼻窦炎,需要治疗10-14天,而对于慢性鼻窦炎,抗生素一般需要使用连续3周才能获得比较好的疗效。但是,如果慢性鼻窦炎持续药物治疗效果不好,要考虑手术治疗。
语音时长 01:30

2021-06-25

94056次收听

02:16
副鼻窦炎一定要手术吗
副鼻窦炎不一定要手术。副鼻窦炎是指围绕着鼻腔周围的几组鼻窦,像筛窦、上颌窦额窦、蝶窦的炎症,叫副鼻窦炎,分为急性鼻窦炎和慢性鼻窦炎。急性鼻窦炎病人一定要尽早的给与药物治疗,像抗生素、头孢类或阿奇霉素类,同时鼻腔要给与鼻减充血剂,将麻黄素和达芬霖进行喷鼻,并给与激素类药物进行喷鼻,像辅舒良、内舒拿或者雷诺考特。慢性的鼻窦炎病人可先用药物治疗,用药的方法同急性鼻窦炎相似,经过药物治疗效果不好,可以考虑手术治疗,但是一定要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之上进行手术治疗。
01:58
鼻窦炎具体有哪些类型
鼻窦炎最经典分类是根据病史分为急性鼻窦炎和慢性鼻窦炎,一般急性鼻窦炎病史大概在一个月内,如果超过八周就诊断为慢性鼻窦炎。另外鼻窦并非单一的一个窦,鼻窦分为两个上颌窦、两个筛窦、额窦和蝶窦。鼻窦炎病变也不是每次都累及到双侧或者单侧的每一个鼻窦。根据鼻窦炎累及的具体位置,可分为上颌窦炎、额窦炎、筛窦炎、蝶窦炎、多组鼻窦炎、全鼻窦炎。慢性鼻窦炎根据是否合并鼻息肉分为慢性鼻窦炎、慢性鼻窦炎伴息肉。慢性鼻窦炎又根据是否复发分为慢性鼻窦炎和慢性复发性鼻窦炎。
02:02
鼻窦炎的癌变几率有多大
鼻窦炎的癌变几率非常小。虽然慢性鼻窦炎迁延不愈,反复刺激可以诱发鼻腔、鼻窦的恶性肿瘤,但单纯因为慢性鼻窦炎反复发作引起的癌变,在临床上确实很少见。慢性鼻窦炎癌变的可能见于以下两种情况:第一、慢性鼻窦炎伴有息肉,并反复发作,可能会引起鼻腔、鼻窦黏膜鳞状上皮化生、不典型增生,进而有癌变的可能性。第二、鼻窦炎反复发作变成鼻息肉病,反复刺激鼻腔黏膜,鳞状上皮不断增生,变成不典型的化生,最后有可能会演变成癌。
02:06
如何预防鼻窦炎
预防鼻窦炎最主要是提高机体的免疫力,同时要排除导致鼻窦炎的鼻腔鼻窦的解剖畸形。鼻窦炎主要是鼻窦和鼻腔黏膜的急性的感染,大多数因为是机体抵抗力比较差,如糖尿病病人、老年人以及经常熬夜、劳累、受凉等。所以要加强锻炼,调整作息习惯,增强免疫力。另一方面,鼻腔细菌的感染发生还与鼻腔解剖畸形有关,如鼻中隔偏曲,鼻中隔反甲、钩突过于肥大等,容易引起细菌滋生,导致鼻窦炎,如果出现这种情况,可能需要通过手术来解除。
鼻窦炎患者能否运动
鼻窦炎患者能否运动?很多喜欢运动的人,在患上鼻窦炎后,由于鼻涕粘稠度比较大,造成鼻子塞堵,从而呼吸不畅,在这种状态下还能运动吗,那么,今天我们一起来看看,鼻窦炎患者能否运动?
鼻窦炎怎么锻炼身体
很多人得了鼻窦炎,去医院检查,医生除了给你开一些外用药外,还会建议你注意适当的锻炼身体。但鼻窦炎患者该怎么锻炼身体呢?相信很多患者并不能准确的把握时间及运动方式。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鼻窦炎患者怎么锻炼身体。
鼻窦炎复发概率大吗
鼻窦炎复发概率大吗?对于鼻窦炎疾病,大家都知道它有一定的复发率,对于鼻窦炎的复发概率如何,作为普通的患者我们可能并不了解,专家介绍,鼻窦炎的复发概率是比较高的,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引起复发的原因,以便我们在生活中加以预防。
鼻窦炎手术后遗症是什么
鼻窦炎手术比较常见后遗症是脑脊液鼻漏,通常都是因为手术操作不当损伤颅骨所致,不及时治疗有可能会造成颅内感染。鼻窦炎手术的后遗症还包括视力下降、眼球活动障碍以及海绵窦血栓静脉炎。
02:24
鼻窦炎需要手术吗
鼻窦炎的手术治疗,是在药物治疗无效,或者经过药物治疗,鼻窦炎仍然有持续反复发生的情况下,可以考虑手术治疗。一、如果鼻窦炎经过规范有效的药物治疗三个月,鼻窦炎的状态没有得到很好的控制,或者仍然有反复发作,这种情况可以考虑手术。二、鼻窦炎如果经过药物治疗仍然有鼻息肉发生,并且息肉持续增大,这种情况也需要考虑手术治疗。三、一些特殊的鼻窦炎,比如霉菌性鼻窦炎,药物治疗一般没有确切疗效,这种情况就要积极考虑手术。手术治疗主要是指在鼻内镜下的鼻窦开放手术,属于微创手术。
鼻窦炎和鼻炎的区别是什么
鼻炎指的是发生于鼻腔的炎症,包括鼻道、鼻甲这些位置的一些急性炎症或者慢性炎症或者鼻中隔偏曲引起的鼻塞这些症状。而鼻窦炎它发生的部位是发生在鼻窦,人有八个窦,窦分布在上颌窦、筛窦、蝶窦、额窦这四对窦,这四对一共是八个窦,那么窦腔里一般发生鼻窦炎,一般会出现流浓鼻涕、黏膜增厚、头疼这些症状。鼻窦炎比鼻炎的人位置更深、症状更严重,在治疗上也是鼻窦炎更难治愈。一些鼻炎,相对来说好治一些,治愈的时间也短一些,所以说无论是鼻炎或者鼻窦炎,及时要及时的进行治疗,预防鼻炎转成鼻窦炎。
语音时长 01:08

2019-11-18

56020次收听

鼻窦炎手术后注意哪些事项
如果您进行了一个鼻窦炎的手术,一般术后需要鼻腔填塞纱条,另外还有止血纱这种情况。一般术后第二天会将纱条逐步的取出,所以说一般鼻窦炎的手术一般现在采取全麻的这种方法。但术后抽取纱条以后,可能会比较难受。术后当天的晚上会比较难受,但一般抽取纱条以后,需要进行定期的观察、定期的换药。一般是术后一周、术后两周、术后一个月、术后三个月、术后半年、术后一年,这样的一个定期观察和定期的复诊。给它窦腔的一个观察,如果有问题,及时清理处理,可以起到彻底治疗鼻窦炎的这种情况。
语音时长 01:02

2019-11-18

54794次收听

鼻窦炎的注意事项
鼻窦炎患者要注意进行合理的治疗,另外还要注意很多的事情,平时要注意避免感冒,注意饮食,少吃辛辣的食物,会刺激鼻窦炎的加剧。还要注意忌烟忌酒,注意环境空气质量,平时要多增加运动,来提高抵抗力,更好的对抗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