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踝骨折后怎么做康复功能训练
脚踝骨折后康复功能训练主要包括早期关节活动度训练、中期肌力恢复训练、后期平衡协调训练三个阶段,需在医生指导下循序渐进进行。
早期关节活动度训练通常在骨折固定稳定后1-2周开始,以被动活动为主,如踝泵运动、趾屈背伸练习,每次5-10分钟,每日3-5次,可预防关节僵硬和血栓形成。中期肌力恢复训练约在伤后4-6周开展,采用弹力带抗阻训练、坐位提踵等方式,每组10-15次,每日2-3组,重点强化胫骨前肌和腓骨肌群。后期平衡协调训练多在骨折愈合后8-12周进行,包括单腿站立、平衡垫训练等,每次10-15分钟,逐步恢复本体感觉和动态稳定性。训练过程中应避免负重过早或强度过大,若出现肿胀疼痛需立即停止。所有训练需配合冰敷和抬高患肢以控制炎症反应。
康复期间建议保持高蛋白饮食如鸡蛋、鱼肉,补充维生素D和钙质促进骨愈合,避免吸烟饮酒影响恢复。睡眠时用枕头垫高患肢,日常活动使用拐杖分担体重。定期复查X线确认骨折愈合进度,根据医生建议调整训练方案。可结合低频脉冲电磁场等物理治疗加速骨痂形成,但禁止自行按摩或热敷骨折部位。若训练后持续疼痛超过2小时或出现皮肤发绀,应及时就医排查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