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判断是不是皮肤过敏
皮肤过敏可通过观察红斑、瘙痒、肿胀、脱屑、灼热感等症状判断,通常由接触致敏物质、食物过敏、药物反应、紫外线刺激或免疫异常等因素引起。
1、红斑
皮肤过敏常表现为局部或广泛性红斑,边界清晰或模糊,颜色呈淡红至深红色。可能与接触化妆品、金属饰品等致敏原有关,伴随紧绷感或轻微疼痛。急性期可用炉甘石洗剂外涂,慢性反复发作需排查过敏原。
2、瘙痒
持续性瘙痒是典型过敏反应,夜间可能加重。蚊虫叮咬、尘螨或花粉常为诱因,抓挠后可能出现抓痕或继发感染。建议冷敷缓解,严重时遵医嘱使用氯雷他定片。
3、肿胀
血管性水肿多见于眼睑、口唇等疏松部位,皮肤发亮紧绷,可能由食物过敏或昆虫毒素引发。突发肿胀需警惕喉头水肿风险,可临时使用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应急。
4、脱屑
慢性过敏会导致皮肤屏障受损,出现细碎鳞屑或大片脱皮,常见于接触洗涤剂或长期外用激素后。需停用刺激物并涂抹尿素软膏修复。
5、灼热感
日光性皮炎或化学灼伤可引起烧灼样疼痛,皮肤温度升高伴红肿。应立即清水冲洗,避免摩擦,必要时使用复方薄荷脑软膏镇痛。
日常应避免频繁更换护肤品,新用品先做耳后测试;穿着纯棉衣物减少摩擦,室内保持湿度40%-60%;记录饮食日记排查可疑致敏食物,外出时做好物理防晒。若48小时内症状未缓解或出现呼吸困难、面部肿胀等全身反应,须立即急诊处理。过敏体质者建议定期进行血清IgE检测和斑贴试验明确过敏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