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斑裂孔的原因有哪些呢
黄斑裂孔可能由玻璃体牵拉、外伤、高度近视、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等原因引起。黄斑裂孔通常表现为视力下降、视物变形等症状,需通过眼底检查确诊。
1、玻璃体牵拉
玻璃体后脱离时可能对黄斑区产生机械性牵拉,导致视网膜神经上皮层出现全层缺损。患者可能出现中心暗点或视物扭曲,需通过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明确裂孔程度。部分病例需行玻璃体切除术联合内界膜剥离。
2、外伤
眼球钝挫伤或穿透伤可直接造成黄斑区视网膜组织撕裂,常伴随视网膜出血或水肿。外伤性裂孔起病急骤,视力损害明显,需紧急处理防止视网膜脱离。治疗包括气体填充术或硅油填充术。
3、高度近视
病理性近视患者眼球轴长超过26毫米时,后巩膜葡萄肿会使黄斑区视网膜变薄萎缩。这类裂孔边缘整齐且易发展为全层孔,可考虑后巩膜加固术联合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治疗。
4、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长期高血糖导致视网膜缺血缺氧,引发玻璃体视网膜异常粘连。增殖期病变产生的纤维血管膜牵拉可形成继发性黄斑裂孔,需先控制血糖再行全视网膜光凝。
5、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
萎缩型黄斑变性晚期可能出现地图状萎缩灶,湿性病变的脉络膜新生血管破裂也可诱发裂孔。这类患者需定期复查眼底,必要时注射雷珠单抗注射液或阿柏西普眼内注射液。
黄斑裂孔患者应避免剧烈运动及重体力劳动,减少眼球转动幅度,外出佩戴防紫外线眼镜。饮食上增加深色蔬菜水果摄入,补充叶黄素和玉米黄质等视网膜保护成分,控制血压血糖在正常范围。术后患者需保持特定体位1-2周,定期复查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观察裂孔闭合情况,出现闪光感或视野缺损需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