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中耳炎怎么回事

2657次浏览

中耳炎可能由细菌或病毒感染、咽鼓管功能障碍、过敏性鼻炎、上呼吸道感染、免疫系统低下等原因引起,中耳炎可通过抗生素治疗、鼓膜穿刺术、鼻腔减充血剂使用、抗过敏治疗、增强免疫力等方式治疗。

1、细菌或病毒感染

细菌或病毒感染是中耳炎最常见的原因,病原体通过咽鼓管进入中耳腔引发炎症。患者可能出现耳痛、听力下降、耳内闷胀感等症状。治疗需遵医嘱使用抗生素如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头孢克肟分散片或氧氟沙星滴耳液。急性期可配合布洛芬缓释胶囊缓解疼痛。

2、咽鼓管功能障碍

咽鼓管堵塞或开放异常会导致中耳通气障碍,形成负压并积液。常见于腺样体肥大、鼻咽部肿瘤患者,表现为耳鸣、耳闷及自听增强。治疗需解决原发病,可使用盐酸赛洛唑啉鼻喷剂改善通气,严重者需行咽鼓管球囊扩张术。

3、过敏性鼻炎

过敏性鼻炎引发的黏膜水肿可蔓延至咽鼓管开口。患者除鼻痒打喷嚏外,常伴耳闷及听力变化。治疗需使用氯雷他定片抗过敏,配合丙酸氟替卡松鼻喷雾剂减轻炎症,必要时行过敏原检测及脱敏治疗。

4、上呼吸道感染

感冒或流感时病原体易通过咽鼓管逆行感染中耳。儿童因咽鼓管短平更易发病,表现为发热、烦躁及抓耳动作。治疗需控制原发感染,可选用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配合苯酚甘油滴耳液局部消炎。

5、免疫系统低下

糖尿病、HIV感染等免疫缺陷患者中耳炎易反复发作或转为慢性。除常规治疗外,需加强营养支持,必要时注射人免疫球蛋白。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可选用氧氟沙星滴耳液联合泼尼松片控制炎症。

中耳炎患者应避免用力擤鼻及耳道进水,保持鼻腔通畅。急性期宜进食清淡流食,补充维生素C增强抵抗力。儿童患者家长需注意观察睡眠时是否频繁抓耳,游泳时建议使用防水耳塞。反复发作或伴有高热、剧烈头痛者应及时就诊耳鼻喉科,避免并发症发生。

相关推荐

南瓜贝贝减肥还是增肥
南瓜贝贝的热量较低且富含膳食纤维,适量食用有助于减肥,但过量食用可能因碳水化合物摄入过多而增肥。
脚脱皮是脚气么
脚脱皮可能是脚气,也可能是其他原因引起的。脚气一般是指足癣,主要由真菌感染引起,表现为脱皮、瘙痒、水疱等症状。脚脱皮还可能与皮肤干燥、接触性皮炎、湿疹、汗疱疹等因素有关。
艾滋病用什么检测
艾滋病可通过艾滋病病毒抗体检测、艾滋病病毒核酸检测、艾滋病病毒抗原检测、CD4+T淋巴细胞检测、艾滋病病毒耐药检测等方法检测。
宝宝总是突然一哆嗦怎么回事儿
宝宝突然一哆嗦可能是正常的生理性惊跳反射,也可能与缺钙、癫痫、脑损伤或环境刺激等因素有关。建议家长观察伴随症状,及时就医排查病理因素。
脸上湿疹反反复复该怎么办
脸上湿疹反反复复可通过保湿护理、外用药物、口服药物、光疗、中医调理等方式治疗。湿疹通常由皮肤屏障受损、过敏反应、免疫功能异常、环境刺激、精神压力等原因引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