哺乳期发热时通常可以继续喂奶,但需根据具体病因判断。发热可能与乳腺炎、上呼吸道感染、泌尿道感染、普通感冒或流感等因素有关,建议及时就医明确病因。
乳腺炎是哺乳期发热的常见原因,多由乳汁淤积或细菌感染引发,表现为乳房红肿热痛伴发热。此时继续哺乳有助于排空乳汁缓解症状,但需配合抗生素治疗如头孢克洛干混悬剂、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上呼吸道感染引起的低热通常不影响哺乳,病毒不会通过乳汁传播,母亲可佩戴口罩避免飞沫传染。
当发热由流感病毒、结核杆菌、HIV等特殊病原体引起时需暂停哺乳。体温超过39℃可能导致乳汁成分改变和分泌量减少,此时应暂停亲喂但需定期排空乳房。使用哺乳期禁忌药物如四环素类抗生素、抗肿瘤药物期间也应中断哺乳。
哺乳期发热期间需保持每日2000毫升饮水量,选择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小米粥、蒸蛋羹。每2-3小时测量体温,体温超过38.5℃可遵医嘱使用对乙酰氨基酚片退热。注意观察婴儿精神状态和排便情况,出现拒奶、嗜睡等异常应及时儿科就诊。保持居室通风,哺乳前后清洁双手和乳头,发热期间可增加夜间哺乳次数以维持泌乳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