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醉科组建于原上海市区的第五人民医院,于1960年迁至闵行,当时隶属于外科,仅有3名麻醉医师、四间手术室、二台简易的陶根式麻醉机,没有监护设备。大部手术仅能在神经阻滞和椎管内麻醉下完成,极少开展全身麻醉,月平均麻醉量为50人次/月,随着医学科学及麻醉学科的不断发展,实施麻醉的数量和质量都有了很大变化。
根据1992年国家卫生部要求,院麻醉科于1992年独立建科,并由此迅速发展,现科室拥有麻醉医生17人,其中主任医师1名,副主任医师2名,硕士研究生2名、本科学历12名,手术室10间;配有国际先进的麻醉机7台、各种多功能监护仪12台、智能呼吸机1台、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仪1台,血液回收机1台,超激光疼痛治疗仪1台等现代化医疗设备。并于1999年开设了设备齐全的麻醉后监护室(PACU),为各种危重、复杂手术病人手术后麻醉恢复创造了良好的条件。现在麻醉科每年完成手术麻醉数已增至5000人次/年,为各种疑难病人手术实施麻醉,同时也是病人手术中安全的保护神,如高血压心脏病病人麻醉,糖尿病病人麻醉,休克病人麻醉,老年病人、小儿及新生儿麻醉等等,最小为出生5天的小病人,最高的为98岁的老年患者。积极开展有创动脉压、静脉压监测、熟练地放置漂浮导管准确地监测心脏功能及肺动脉压。开展各种类型的血液稀释、控制性降压、自体血回输等节约用血技术,大大节约了临床用血,采用该项技术我们成功地抢救了多例大出血的外伤病人积极参与及主持心肺脑复苏、各种危重病人的抢救与治疗工作。麻醉科还全方位地拓展了其他临床医疗领域,开设了疼痛门诊、术后病人自控镇痛(PCA)、无痛人流、无痛分娩、无痛胃镜、肠镜麻醉等,积极创建临床工作特色,主攻围手术期危重症病医学,为各种危重症病人度过手术难关出谋划策、精心工作。
科室在紧抓人员优化和培训、构筑人才梯队的同时,大力开展临床、基础研究,先后完成闵行区科委课题2项、上海市第五人民医院课题4项。目前承担上海市卫生局科研课题1项,发表论著50余篇,参与撰著2本,其中“拉贝洛尔对围拔管期心血管应激反应的抑制效应”获上海市科技成果奖和闵行区科技成果二等奖,“单腔双囊气管插管导管”获国家专利。
在朋立超主任的积极倡导和努力下,2002年闵行区麻醉学组成立,朋立超主任为学组组长。
甲状腺结节初期可能无明显症状,部分患者可通过触诊或影像学检查发现。常见前兆包括颈部肿块、吞咽不适、声音嘶哑等。治疗需根据结节性质选择观察、药物治疗或手术切除。甲状腺结节是甲状腺细胞异常增生形成的团块,初期症状往往不明显,部分患者可能在无意中...
甲状腺功能异常可能导致体重变化、心率异常、情绪波动等症状,治疗需根据具体病因采取药物、手术或生活方式调整。甲状腺功能亢进常见症状包括体重减轻、心跳加快、焦虑和手抖,治疗可使用抗甲状腺药物如甲巯咪唑、丙硫氧嘧啶,或放射性碘治疗,严重时需手术切...
实时具体收录:
全国医院12086家 医师信息30万+ 科室介绍20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