溃疡性结肠炎和结肠癌有何区别

2025-07-03 06:33:11

溃疡性结肠炎与结肠癌是两种性质完全不同的疾病,前者属于慢性非特异性炎症性肠病,后者属于恶性肿瘤。主要区别在于病因、症状特征、诊断方式及治疗原则。

1、病因差异

溃疡性结肠炎病因尚未完全明确,可能与免疫系统异常、遗传易感性、肠道菌群失调等因素相关。结肠癌则主要由结肠黏膜上皮细胞恶性转化引起,高危因素包括长期慢性炎症刺激、腺瘤性息肉恶变、高脂低纤维饮食等。

2、症状特点

溃疡性结肠炎典型表现为反复发作的黏液脓血便、腹痛伴里急后重感,发作期可能伴随发热、体重下降等全身症状。结肠癌常见症状为排便习惯改变(如腹泻便秘交替)、便血(多为暗红色)、进行性消瘦、腹部包块等,晚期可能出现肠梗阻表现。

3、诊断方法

溃疡性结肠炎确诊需结合结肠镜检查(可见连续分布的黏膜充血糜烂、浅溃疡)、病理活检(隐窝脓肿等特征)及粪便钙卫蛋白检测。结肠癌诊断依赖结肠镜下肿瘤组织活检病理(发现癌细胞)、增强CT评估浸润深度及转移情况,肿瘤标志物如CEA可辅助判断。

4、治疗原则

溃疡性结肠炎以控制炎症为目标,常用药物包括美沙拉嗪肠溶片、泼尼松龙片、硫唑嘌呤片等,重症需生物制剂或手术治疗。结肠癌需根据分期选择性手术切除(如右半结肠切除术),辅以化疗(奥沙利铂注射液)、靶向治疗等综合手段。

5、预后转归

溃疡性结肠炎经规范治疗多数可长期缓解,但可能反复发作,病程超过8-10年者需警惕癌变风险。结肠癌预后与分期密切相关,早期癌5年生存率较高,中晚期可能出现肝肺转移导致预后较差。

建议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定期接受结肠镜监测,日常保持低渣高蛋白饮食,避免辛辣刺激食物。结肠癌高危人群应每1-2年进行粪便隐血及肠镜检查,出现排便异常及时就医。两种疾病均需严格遵医嘱治疗,避免自行调整用药方案。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健康诊疗 最新动态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问答科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