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科 > 血液内科

什么人容易得骨髓瘤

| 1人回答 | 78次阅读

问题描述:
什么人容易得骨髓瘤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范芸
范芸 北京医院 主任医师

骨髓瘤多见于60岁以上老年人、有家族遗传史者、长期接触电离辐射或化学毒物者、免疫功能异常者以及肥胖人群。骨髓瘤是一种浆细胞恶性增殖性疾病,早期可能无症状,随病情进展可出现骨痛、贫血、肾功能损害等表现。

1、老年人

60岁以上人群骨髓瘤发病率显著增高,这与衰老导致的基因突变累积、免疫功能衰退有关。老年患者常合并骨质疏松,骨髓瘤细胞激活破骨细胞后更易引发病理性骨折。建议老年人定期体检时关注血清蛋白电泳和免疫固定电泳结果,出现不明原因腰背痛需排查骨髓瘤。

2、遗传易感者

直系亲属患骨髓瘤的人群发病概率比普通人群高,某些基因如FAM46C、DIS3的突变可能增加患病风险。这类人群应避免接触苯等有机溶剂,若出现持续乏力、骨痛等症状需及时进行骨髓穿刺检查。

3、职业暴露者

长期接触电离辐射的放射科工作人员,或接触苯、农药等化学毒物的化工从业人员,其浆细胞恶变风险增加。职业防护中需严格佩戴防护装备,工作环境应定期检测有害物质浓度。

4、免疫缺陷者

艾滋病患者、器官移植后服用免疫抑制剂者,因免疫监视功能下降,异常浆细胞更易逃避免疫清除。这类人群需定期监测血常规和肾功能,必要时可行游离轻链检测筛查早期病变。

5、肥胖人群

体质量指数超过30者骨髓微环境炎症因子水平升高,可能促进浆细胞恶性转化。建议通过控制饮食和规律运动将体重降至正常范围,减少高脂肪高蛋白饮食对肾脏的负担。

预防骨髓瘤需保持健康生活方式,避免接触致癌物质,高危人群应定期进行血尿检查。若出现骨痛、贫血、泡沫尿等症状,需完善血清蛋白电泳、骨髓活检等检查。确诊后可采用硼替佐米注射液、来那度胺胶囊等靶向药物联合治疗,同时需补充钙剂预防骨折,必要时进行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脐带血能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吗?

脐带血可以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但需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评估适用性。脐带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是治疗该病的有效手段之一,尤其适用于缺乏合适骨髓供体的患者。

脐带血富含造血干细胞,可通过移植重建患者的造血功能。对于儿童或体重较轻的成人患者,脐带血移植的成功概率较高,因单份脐带血的干细胞数量通常能满足其需求。移植前需进行HLA配型,匹配程度越高,排斥反应风险越低。脐带血移植的优势在于移植物抗宿主病发生率相对骨髓移植更低,但造血重建速度较慢,感染风险期可能延长。

对于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若无法获得全相合骨髓供体,脐带血可作为替代选择。但成人患者因体重较大,单份脐带血干细胞数量可能不足,需考虑双份脐带血移植或联合外周血干细胞移植。部分患者可能因移植后免疫重建延迟,需长期随访监测并发症。此外,脐带血移植对配型要求相对宽松,允许部分位点不匹配,扩大了供体来源。

脐带血移植后需密切监测血象恢复情况,预防感染和出血。日常需保持环境清洁,避免接触病原体,饮食应选择易消化、高蛋白食物。移植后可能出现排斥反应或植入失败,需定期复查骨髓象和嵌合状态。建议患者在专业血液科医生指导下制定个体化移植方案,并严格遵循术后管理要求。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