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癌晚期大出血怎么引起的
肝癌晚期大出血通常由肿瘤侵犯血管、凝血功能障碍、门静脉高压等因素引起。肝癌晚期患者可能出现呕血、黑便、休克等症状,需立即就医处理。
1、肿瘤侵犯血管
肝癌晚期肿瘤体积增大,可能直接侵犯肝内或周围血管,导致血管破裂出血。肝癌细胞具有侵袭性生长特性,可破坏血管壁结构。这种情况常表现为突发性大量出血,可能伴随剧烈腹痛。治疗需紧急介入止血,如血管栓塞术或外科手术。临床常用止血药物包括蛇毒血凝酶注射液、凝血酶冻干粉、氨甲环酸氯化钠注射液等。
2、凝血功能障碍
肝癌晚期患者肝功能严重受损,肝脏合成凝血因子能力下降,导致凝血功能障碍。同时肿瘤可能释放促凝物质,引发弥散性血管内凝血。表现为皮肤瘀斑、穿刺点渗血等。需输注新鲜冰冻血浆补充凝血因子,使用维生素K1注射液改善凝血功能。监测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等指标。
3、门静脉高压
肝癌可导致肝内血管结构改变,引起门静脉压力增高。门静脉高压使食管胃底静脉曲张,血管壁变薄易破裂出血。这种出血往往量大且凶猛,可能危及生命。治疗包括内镜下套扎或硬化剂注射,必要时行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预防性使用普萘洛尔片降低门静脉压力。
4、肿瘤坏死
肝癌晚期肿瘤生长迅速,中心部位可能因血供不足发生坏死。坏死组织侵蚀血管可引起出血,这种出血多为间歇性,出血量相对较小。伴随发热、腹痛等症状。治疗需控制感染,使用注射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等抗生素,必要时行肝动脉化疗栓塞控制肿瘤进展。
5、血小板减少
肝癌晚期常合并脾功能亢进,导致血小板破坏增多。同时骨髓造血功能受抑制,血小板生成减少。血小板数量降低使止血功能受损,轻微外伤即可引发出血。表现为皮肤黏膜出血点、鼻出血等。治疗包括输注血小板悬液,使用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注射液刺激血小板生成。
肝癌晚期大出血属于急危重症,患者及家属应保持镇静,立即急救。在等待救护车期间,让患者保持侧卧位防止误吸,禁食禁水。出血后可能需限制蛋白质摄入,选择易消化软食。日常注意观察大便颜色,定期复查血常规、肝功能。保持情绪稳定,避免腹压增高的动作。严格遵医嘱用药,不可自行调整剂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