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脱垂怎么检查
子宫脱垂可通过妇科检查、盆底肌功能评估、影像学检查等方式确诊。子宫脱垂可能与分娩损伤、长期腹压增加、盆底组织退化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阴道口肿物脱出、下腹坠胀感、排尿困难等症状。建议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完善检查。
1、妇科检查
医生通过视诊和触诊观察阴道壁膨出程度,使用窥阴器评估子宫颈位置。患者需在膀胱排空状态下进行,检查时配合做屏气动作可使脱垂更明显。根据脱垂程度可分为轻度、中度、重度三度,轻度表现为宫颈外口距处女膜缘小于4厘米,重度可见宫颈或宫体全部脱出阴道口。
2、盆底肌功能评估
采用会阴肌力测试法检测盆底肌收缩力,常用牛津分级系统评估肌力等级。配合尿流动力学检查可判断是否合并压力性尿失禁。盆底肌电图能客观记录肌肉生物电活动,有助于制定个性化康复方案。产后42天筛查是早期发现盆底功能障碍的重要时机。
3、影像学检查
经会阴三维超声可动态观察盆底器官位置变化,测量膀胱颈移动度等参数。盆腔核磁共振能清晰显示盆底支持结构损伤情况,对复杂病例具有诊断价值。排粪造影适用于合并直肠膨出的患者,可评估排便功能障碍程度。
4、问卷调查
采用国际通用的盆底功能障碍问卷评估症状对生活质量的影响。包含排尿、排便、性生活等维度的20个问题,总分超过1.5分提示需要干预。定期填写问卷有助于追踪病情进展和治果。
5、其他检查
尿常规检查排除泌尿系感染,残余尿测定评估排尿功能。对于绝经后患者需检测雌激素水平,长期便秘者建议进行结肠传输试验。合并慢性咳嗽者需呼吸科会诊,控制腹压增加因素。
确诊子宫脱垂后应避免提重物、久站久蹲等增加腹压的行为。凯格尔运动需在专业人员指导下规范训练,每天3组每组10-15次收缩。增加膳食纤维摄入预防便秘,控制体重在正常范围。选择高蛋白饮食促进组织修复,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子宫托辅助支撑。建议每3-6个月复查评估病情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