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炎发热怎么办
乳腺炎发热可通过物理降温、抗生素治疗、中药调理、排空乳汁、调整饮食等方式治疗。乳腺炎通常由细菌感染、乳汁淤积、乳头皲裂、免疫力下降、哺乳方式不当等原因引起。
1、物理降温
乳腺炎发热时体温未超过38.5摄氏度,可采用温水擦浴或退热贴进行物理降温。用32-34摄氏度温水擦拭颈部、腋窝、腹股沟等大血管走行部位,避免使用酒精以免刺激皮肤。退热贴可贴于额头或颈部,每4小时更换一次。哺乳期女性不宜自行服用退热药物,若体温持续升高或伴有寒战需及时就医。
2、抗生素治疗
细菌感染引起的乳腺炎需遵医嘱使用抗生素,常用药物包括头孢克洛分散片、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左氧氟沙星片等。头孢克洛分散片适用于金黄色葡萄球菌等革兰阳性菌感染,可能出现胃肠不适等不良反应。使用抗生素期间应完成全程治疗,不可擅自停药,同时观察乳汁颜色与婴儿反应。
3、中药调理
乳汁淤积型乳腺炎可配合中药治疗,常用蒲公英颗粒、乳癖消片、通乳颗粒等中成药。蒲公英颗粒具有清热解毒功效,适用于早期红肿热痛症状,哺乳期使用需咨询中医师。服用期间忌食辛辣刺激性食物,若出现皮疹或腹泻应停药。中药调理需结合穴位按摩促进药效吸收。
4、排空乳汁
哺乳前后可用40摄氏度热毛巾敷患侧乳房5分钟,配合指腹从乳根向乳头方向环形按摩。使用吸奶器时选择适宜负压,每2-3小时排空乳汁,夜间也需保持规律排乳。哺乳时先喂患侧,调整婴儿含接姿势确保有效吸吮。乳头皲裂者可涂抹羊脂膏保护,严重时使用乳头护罩辅助喂养。
5、调整饮食
发热期间每日饮水量应达到2000毫升以上,可适量饮用蒲公英茶、金银花露等清热饮品。饮食选择易消化的粥类、面条,增加优质蛋白摄入如鱼肉、豆腐等。避免高脂肪浓汤及辛辣食物,限制咖啡因摄入。可补充维生素C含量高的猕猴桃、橙子等水果,但需注意部分婴儿可能对柑橘类水果过敏。
乳腺炎发热期间应穿着宽松棉质内衣,避免压迫患侧乳房。哺乳前后用温水清洁乳头,保持会阴部干燥清洁。体温超过38.5摄氏度或乳房出现硬块、脓液时,须立即就诊乳腺外科。治疗期间保持充足睡眠,减少抱婴等上肢负重活动,可尝试侧卧姿势哺乳减轻疼痛。定期复查血常规及乳腺超声,观察炎症消退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