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检查有没有得胆汁性肝硬化
胆汁性肝硬化可通过肝功能检测、影像学检查、血清学抗体检测、肝组织活检、内镜检查等方式确诊。胆汁性肝硬化可能与自身免疫异常、长期胆汁淤积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皮肤瘙痒、黄疸、乏力等症状。
1、肝功能检测
通过抽取静脉血检测血清碱性磷酸酶、γ-谷氨酰转肽酶等指标,若数值持续升高可能提示胆汁淤积。同时需观察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水平评估黄疸程度。该检查无创且操作简便,是初步筛查的首选方式。
2、影像学检查
腹部超声可显示肝内胆管扩张或狭窄,磁共振胰胆管造影能清晰呈现胆管树结构异常。CT检查有助于发现门静脉高压相关改变,如脾肿大、侧支循环形成等影像学特征。
3、血清学抗体检测
抗线粒体抗体M2亚型对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诊断特异性较高,阳性率可达95%。抗核抗体、抗平滑肌抗体等自身抗体检测可辅助判断是否存在自身免疫性肝病。
4、肝组织活检
通过穿刺获取肝组织标本进行病理学检查,可观察到胆管破坏、纤维间隔形成等特征性改变。该检查能明确肝纤维化分期,但对凝血功能异常者需谨慎实施。
5、内镜检查
胃镜检查能发现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等门脉高压并发症,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可直接观察胆管系统病变。检查前需空腹,术后需监测有无胰腺炎等并发症。
确诊后患者应严格戒酒,避免高脂饮食加重胆汁淤积。适量补充维生素A、D、E、K等脂溶性维生素,定期监测肝功能与肝脏弹性检测。出现腹水或肝性脑病症状时需立即就医,晚期患者可能需考虑肝移植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