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仿制药到创新药,十年磨剑,谈谈恒瑞医药的十年创新药之路

注:本文不构成任何投资意见和建议,以官方/公司公告为准;本文仅作医疗健康相关药物介绍,非治疗方案推荐(若涉及)。
创新一般有两种,一种是用新产品、技术或服务来创造属于自己的市场;
另一种是靠技术、管理等获得有可持续的低价优势,争夺存量市场。
简单的说,一种是在蓝海中寻找增量市场,一种是在内卷中争夺存量市场。
公司的命运和人的命运一样,10年前你选择什么,10年后或许你就是什么。
很显然,恒瑞医药10年前选择的是第一种。目前来看,选择非常成功。
如下图20年时间,恒瑞医药营收从4.85亿元到2020年277亿元,净利润从0.65亿元到去年63亿元,市值从40亿到目前4300多亿,增长100多倍。
从上图可以看出,恒瑞医药业绩加速起跑是在2011年之后。
恒瑞医药的发展史可以说是国内传统仿制药企业向创新药 Big Pharma过渡的一部缩影史,可以全景式的展现整个中国医药产业发展从仿制到创新的历程。
别人是十年磨一剑,恒瑞是十年磨八剑。下面是恒瑞2011-2021年获批上市的8个创新药。
恒瑞医药目前打造了一支拥有 4700 多人的研发团队,先后在连云港、上海、成都、美国和欧洲设立了研发中心和临床医学部,未来数年内还有多个创新药品种蓄势待发:进入 NDA 阶段的有瑞格列汀、恒格列净和 SHR6390 等;进入临床 III 期阶段的有SHR-1316、SHR3680、法米替尼、SHR-1701、SHR4640、SHR0302、SHR-1314 和 SHR-1209 等,公司创新药梯队非常完善。
总结
坚持每年投入销售额 17%以上的研发资金,近10年恒瑞医药的研发类型从单纯的模仿/改进(Me-too/Me-better)到快速跟进(Fast-follow)再到逐步追求FIC和BIC。恒瑞医药目前拥有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抗体毒素融合物(ADC)技术平台,掌握了肿瘤免疫抗体系列产品开发专有技术,在代表着全球医药产业发展方向的生物技术领域,公司搭建了一系列研发平台。在创新药方面,恒瑞已形成上市一批、临床一批、开发一批的良性循环,在靶向治疗、免疫疗法等领域的布局已具备全球领先性,在国内龙头地位稳固,下一个5-10年看点在于国际化。
参考资料:
药融云数据
恒瑞医药公告/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