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名医视频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怎么预防过敏性鼻炎

发布时间:2019-12-2458875次播放

视频内容:

明确过敏原后,通过减少或避免接触过敏原,可以预防过敏性鼻炎。例如对螨虫过敏,南方的螨虫比北方多,特别是在冬天。冬天可以从南方移居到北方,可以减少由螨虫引起过敏性鼻炎症状。

如果对花粉过敏,春天或者秋天可以移居到南方,从而减少北方春秋两季的花粉引起过敏性鼻炎的症状。如果对吃的东西过敏,比如对水果、牛奶、鸡蛋、虾过敏,需要忌口,不再吃过敏的食物就可以预防过敏性鼻炎。此外,对猫狗过敏,把宠物就送人,然后将家里彻底打扫一次,就可以起到预防过敏性鼻炎作用。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用微信“扫一扫”图中二维码,

即可把视频分享给您的微信好友或朋友圈。

相关推荐

02:07
过敏性鼻炎如何缓解
过敏性鼻炎通常需要使用药物缓解症状。临床常用的治疗过敏性鼻炎的药物有抗组胺药、糖皮质激素及抗胆碱能药等。常用的抗组胺药有西替利嗪,糖皮质激素有布地奈德,抗胆碱能药有苯环喹溴铵鼻喷雾剂。苯环喹溴铵鼻喷雾剂可以抑制腺体分泌和炎症反应,快速止涕,且不含激素,安全性较高,可以根据具体的情况进行联合用药。如果患者症状较为严重,经过药物治疗后症状无明显改善,也可以咨询医生,考虑手术治疗,改善症状。另外,过敏性鼻炎患者应及时就医,明确过敏原,且尽量避免或减少接触过敏原。此外,平时要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增强自身抵抗能力。
过敏性鼻炎一般是对什么过敏
过敏性鼻炎,从这个名字上我们也可以想象,是由于鼻子对某些过敏源过敏。常见的过敏源有哪些?简单的说,常见的过敏源有两大类:一类称为常年的过敏源,最常见的就是螨虫,无处不在,有人的地方就有螨虫,一般滋生在被褥、床铺、枕头上,还有霉菌,吃的食物放时间长了,在潮湿的环境里面发霉,那种霉菌也容易引起过敏,还有养的动物,像猫、狗,猫毛、狗毛包括它的排泄物,这些都是常见的过敏源,这是常年的致敏源。另外一类我们称为季节性的过敏源,季节性过敏源,特别是在北方,一个是春天,春暖花开的时候百花开放,有一些树的花粉就会引起过敏,这些花粉不是鲜艳的鲜花,不是玫瑰花,不是百合花,而是杨树、柳树,包括圆柏、桦树,这些树的花粉会引起过敏。当然,秋天在北方最常见的过敏源是野草的花粉,野草包括蒿属花粉、葎草、豚草,这是我们常见的过敏源种类,包括常年的过敏源、季节性过敏源。
语音时长 01:20

2021-07-09

94378次收听

过敏性鼻炎通过体育锻炼能不能治愈
过敏性鼻炎,仅仅通过体育锻炼是不能治愈的。过敏性鼻炎是个体,对于致敏原的一种免疫的反应,病人典型的症状会出现,流大量的清水样鼻涕、鼻堵、鼻痒、打喷嚏等症状。所以,在过敏性鼻炎急性发作期,症状非常明显的时候,在体育锻炼上,要注意不能进行剧烈的运动,这样会导致由于鼻腔、鼻塞,使病人产生呼吸困难的感觉。要用药物进行治疗,比如鼻用的激素类药物,像辅舒良、内舒拿、或者是雷诺考特,进行喷鼻,同时要用抗过敏的药物,像开瑞坦或仙特明进行口服,也可以加用鼻用的生理盐水和海水,进行鼻腔的冲洗,通过这些治疗,来控制过敏性鼻炎的症状。平时可以进行体育锻炼,增强免疫力,这样避免机体对于致敏原过度的敏感,同时通过体育锻炼,能够有效地增强体质,使过敏性鼻炎发作的时候,使症状减轻。
语音时长 01:34

2021-06-25

75322次收听

01:57
过敏性鼻炎严重会怎么样
过敏性鼻炎会引起严重的临床症状,这些症状包括局部的症状,包括全身的症状。局部症状包括鼻痒,痒的非常难受,挠鼻子,甚至眼睛痒,痒得也很难受,甚至要抠眼睛。流鼻涕、鼻涕像水管打开一样,滴答往下滴。还有鼻堵、鼻堵还非常严重。同时过敏性鼻炎不是一个单纯的局部病变,是一个全身的会引起其他部位的问题,比方继发出现中耳炎,出现耳朵瘙痒、出现咽喉的瘙痒。鼻子问题会引起气管的问题会引起肺的问题,会诱发出现哮喘,哮喘严重有可能引起呼吸困难、引起窒息,引起死亡。
01:57
引起过敏性鼻炎的过敏原有哪些
诱发过敏性鼻炎的过敏原有很多,常见的包括花粉、蒿草、动物毛发、皮革、尘土、螨虫、真菌、蟑螂、粉末等等,都是引起过敏性鼻炎非常常见的一些物质。不同的过敏原发病特点不一样,比如季节性的过敏性鼻炎,导致季节性过敏性鼻炎最常见的过敏原一个是花粉,比如春季常见的迎春花。秋天更多的可能是蒿草种子等等。常年性的过敏性鼻炎,最常见的是尘螨、真菌、灰尘等等这些物质,所以每天晨起叠被子、翻旧书、旧报纸就会打喷嚏,这往往就是对尘土、螨虫这些过敏。
过敏性鼻炎鼻塞怎么办
过敏性鼻炎是由于接触过敏原导致鼻粘膜水肿充血,从而引起分泌物增多,临床中表现为鼻塞流涕。一般情况可不予处理,对于严重的鼻塞可予鼻腔冲洗及药物治疗。鼻腔冲洗可选用生理盐水冲洗;对于效果不佳者,可选用药物治疗,常用有抗过敏药物,可予口服抗组胺药物如西替利嗪、氯雷他定;也可选用喷鼻制剂如布地奈德等。对于部分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激素雾化治疗。在日常生活中注意避免过敏原,保持良好作息,饮食清淡,避免熬夜,戒烟戒酒,提高免疫力。
语音时长 01:13

2020-12-10

83932次收听

过敏鼻炎传染吗
过敏性鼻炎不传染。过敏性鼻炎是一类因接触过敏原引起的鼻粘膜非感染性疾病,其本质是一类过敏反应,不具有传染性,其发病与过敏性体质及环境因素相关。由于环境因素在该病发病中起到主要作用,因此对于过敏性鼻炎的患者需避免接触过敏原;保持良好生活习惯,注意休息,个人用品尽量不混用,从而避免接触过敏原。于此同时,在个人能够耐受的情况下,适当运动,增加免疫力,改善体质。饮食上避免食用易引起过敏的食物(如海鲜等),注意清淡饮食。过敏性鼻炎虽不具传染性,但仍需重视,积极治疗,避免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语音时长 01:21

2020-12-10

95871次收听

过敏性鼻炎的预防方法有什么
过敏性鼻炎对健康有很大影响,想要预防疾病的发生,在生活中应远离过敏原,平时还应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注意劳逸结合,避免过于紧张、焦虑。还可适当多参加体育锻炼,可增强体质,提高抵抗力,有助于预防过敏性鼻炎的发生。
过敏性鼻炎简介是什么
过敏性鼻炎很多人都会有这种病,很多人得了这种病对这个病不是很了解,老是得用纸去檫,对生活有很大的影响,所以详细了解过敏性鼻炎的知识是很有必要的,现在就一起来了解一下过敏性鼻炎简介
过敏性鼻炎的危害有哪些
过敏性鼻炎危害性主要表现在:影响食欲、影响睡眠、影响生活和工作、影响生长发育、引起其它并发症。
过敏性鼻炎发作原因是什么
引起过敏性鼻炎发作的原因是受到外界的刺激性气体发作的。当父母双方都患有过敏性鼻炎时,孩子百分之七八十以上都是肯定会有过敏性疾病,可能过敏性皮肤的炎症,或过敏性鼻炎的症状。过敏性鼻炎从现代医学上讲,与遗传有一定的关系的。如果遇到过敏源气体,如冷、热空气。或接触到柳树、花草、尘螨、霉菌、猫毛、狗毛等过敏源都是诱发过敏性鼻炎发作的原因。除基因和遗传的问题以外,还有外部环境的问题,现代社会过敏性鼻炎发病率特别高,因为生活环境发生了明显改变,大城市污染会比较严重,由于二氧化硫、氯气、刺激性苯,等刺激性气体,更容易导致过敏性鼻炎发作。所以说这种现象一般会出现在大城市,并且发病率高于小城市,发达地区高于欠发达地区,城市高于农村。在外部环境和基因的同时作用下,就会引起过敏性鼻炎发作。
语音时长 01:42

2020-02-24

59461次收听

01:49
过敏性鼻炎吃什么药
治疗过敏性鼻炎有很多种药物,其中包括四种一线的治疗药物:鼻喷激素,口服的抗组胺药,鼻用的抗组胺药,顺尔宁,也就是白三烯受体拮抗剂。二线的治疗药物包括色甘酸钠,鼻用的减充血剂,鼻用的抗胆碱药,中药等等。还有一些益生菌也可以治疗过敏性鼻炎,这种益生菌包括乐亦康,还有就是我们平时常见的酸奶,对于过敏性鼻炎有一定的益处。总体来说,治疗过敏性鼻炎还是使用《中国过敏性鼻炎诊断治疗指南》上推荐的四种一线治疗药物和几种二线治疗药物。它们对于过敏性鼻炎的治疗是有效的,用了这些药物以后可以有效的控制过敏性鼻炎的症状。
过敏性鼻炎什么症状
在平时生活中得了过敏性鼻炎的患者有很多,尤其是在季节变换时病情容易发作,得了此病的患者时常会有打喷嚏,经常流鼻涕或者鼻子不通气的症状,还有一些患者由于过敏性鼻炎感染有脓性的鼻涕流出,病情较重的患者在以上症状的同时还会伴有头痛的症状出现,刚开始跟感冒的症状一样,所以我们要及时治疗,以免耽误病情。
01:38
过敏性鼻炎是怎么引起的
过敏性鼻炎也就是变应性鼻炎,过敏性鼻炎是属于一种常见的由于人体过敏反应,而引起的鼻炎。过敏性鼻炎是指,特应性个体,在接触变应原以后,主要由IgE介导的介质(主要是组胺)释放,并且可以有多种免疫活性细胞和细胞因子等,参与的鼻黏膜非感染性炎性疾病。过敏性鼻炎是属于一种过敏性疾病,在一般情况下,过敏性鼻炎这种疾病的出现,是由于基因与环境互相作用,而诱发。而鼻炎的危险因素,可能存在于所有的年龄段。过敏性鼻炎患者的过敏反应,和哮喘患者不同,过敏性鼻炎的患者,主要可以表现在鼻部出现的过敏症状,而哮喘患者的过敏症状,则更多的是表现在呼吸道。虽然鼻部也是属于呼吸道,但是,鼻部是属于上呼吸道,而哮喘是属于下呼吸道。
原来病是由境生
我们中国的环境日益恶化人人都能感受得到。不仅仅是北京、上海这样的大城市污染严重,很多二、三线城市的空气质量、水环境、土壤环境也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下面着重讲一下环境污染对健康的不利影响。2006年6月16日,世界卫生组织发布最新环境与健康报告,世界各地100多名专家的研究结果显示:24%的疾病由可避免的环境暴露造成;5岁以下儿童中33%以上的疾病由环境暴露造成;由于环境污染引发的疾病每年造成400万儿童死亡,其中大多数在发展中国家;每年有1300多万人的疾病死亡可归因于可预防的环境原因;由于室内空气污染造成的总疾病负担,超过室外空气污染的5倍(引自《中国质量新闻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