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小细胞肺癌伽马刀治疗后需要中药吗
发布时间:2020-03-0958797次播放
视频内容:
建议非小细胞肺癌的患者在伽马刀治疗后,服用一些中药。
伽马刀属于局部治疗,对局部肿瘤的控制效果是毋庸置疑的,而肿瘤是一个全身性的疾病,一定是局部治疗和全身治疗相结合,才能达到比较好的治疗效果。
中医中药治疗就属于全身治疗,所以对于肺癌患者做完伽马刀以后,建议还是服用一些中药,主要达到两个目的:一、减轻伽马刀,也就是肿瘤放疗所带来的不良反应,比如咳嗽、疲乏、厌食或者疼痛;二、着眼于肿瘤的长期控制,以及患者的体质、体能状态的改善。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用微信“扫一扫”图中二维码,
即可把视频分享给您的微信好友或朋友圈。
相关推荐
肺癌从早期到晚期要多长时间

肺癌从早期诊断到晚期需要多长时间,其实不可一概而论。肺癌属于进展比较快的恶性肿瘤,从发生到晚期常常需要3~5个月的时间,对于小细胞肺癌,其生长速度快,会在很小的时候就会发生血型播散和淋巴结转移等,倍增时间,大约在两个月到半年的时间。对于非小细胞肺癌即病理类型,又包括鳞癌、腺癌、肺泡癌、大细胞癌等,如鳞状细胞癌与吸烟密切相关,很可能在三个月到半年时间就会生长一倍。肺癌按风险状况分为以下三组:第一、高危组,年龄在55岁到74岁之间,吸烟史大于等于30年,戒烟史小于15年,或年龄大于等于50岁,吸烟史大于等于20每包/年,另外具有被动吸烟之外的危险因素。第二、中危组,年龄大于等于50岁,吸烟史或被动吸烟史、接触史大于等于20年,无其他危险因素。第三、低危组,年龄小于50岁和吸烟史小于20每包/年。对于有肺癌高危因素的人群,一定要按时的进行肺癌的筛查,可以考虑进行低剂量CT检查,评估是否有占位性病变,对于肺结节,若随访之中发现这些结节生长迅速,应该及时的给与手术切除。
肺癌四期是哪种程度

肺癌四期是指通常说的肺癌晚期,此时不管肿瘤大小,是否有区域淋巴结转移,只要出现远处转移,对侧肺叶内出现分散的单个或多个肿瘤结节,胸膜结节或恶性肿瘤胸腔积液就可以划分为肺癌四期。肺癌四期远处转移可以转移到头部,引起头痛、恶心、呕吐、癫痫发作、性格改变等,肺癌细胞转移到骨骼会引起病理性骨折以及局部的疼痛,肺癌细胞也很容易转移到肾上腺表现为上腹部胀痛。肺癌四期失去了手术切除的机会,需要根据患者的症状给与对症的姑息性治疗,比如说姑息性的化疗、放疗,或者联合使用中医、中药治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等等,从而来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肺癌晚期患者大多数合并有疼痛,需要根据疼痛评估来选择相应的止痛药物进行止痛治疗,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肺癌四期病人一般预后比较差,生存期比较短。
肺癌验血看什么指标

肿瘤标志物可以作为肺癌诊断和鉴别诊断提供参考的依据,具体来说,第一、胃泌素释放肽前体,可以作为小细胞肺癌的诊断和鉴别诊断的首选标志物。二、神经特异性,烯醇化酶就是NSE用于小细胞肺癌的诊断和治疗反应复发的监测。第三、癌胚抗原就是CEA,血清中CEA的检查主要用于判断肺腺癌复发、预后以及肺癌治疗过程中的疗效观察。CEA是针对于肺癌比较特异性的指标,但是除了肺癌之外,像胃癌、消化道肿瘤,很多其他的癌症,可能癌胚抗原也会升高。另外除了患癌症的病人之外,孕妇,怀孕的人,也可能会有升高的几率。第四、细胞角蛋白片段19,对肺鳞癌的诊断、治疗后效果、复发有一定的参考意义。第五、鳞状细胞癌抗原对肺鳞癌疗效监测和预后判断有一定的价值。如随诊过程中发现上述肿瘤标志物有进行性增高,需要警惕早期肺癌、术后复发,治疗效果欠佳。特异性血清肿瘤标志物检测,有助于提高组织学类型鉴别诊断能力。
空泡症肺癌是哪个时期

临床上没有空泡症肺癌这种说法,胸部CT可见空泡征表现,空泡征主要见于早期肺癌,是早期肺癌的重要征象。空泡征是指肿块内1~3毫米,或1~2毫米的低密度区及病灶内点状透亮影,呈单个或多个。其病理基础主要是尚未被肿瘤破坏,替代的肺结构支架,如肺泡、扩展扭曲的未闭细支气管等。部分是肿瘤坏死腔,含粘液的腺腔结构,及乳头状癌结构间的含气间隙,病灶直径5毫米以内,大于5毫米者考虑空洞。此外,包括未被肿瘤占据的,含气肺组织及未闭合的,或扩张的小支气管。空泡征主要见于细支气管,肺泡癌和腺癌,也可见于鳞癌,肺窗下观察为小泡状,模糊低密度灶,纵隔窗为小泡状透亮影。与支气管气象的区别在于支气管扭曲变形,甚至闭塞,支气管充气征,见于连续多个层面,直达结节边缘。

双侧胸膜增厚是肺癌吗
双侧胸膜增厚不一定是肺癌,肺癌常见CT表现主要是支气管的增厚和狭窄,以及其他如空泡征、结节征、支气管充气征以及钙化灶毛刺征等,胸膜增厚多提示曾患有肺部炎症,肺癌患者若合并有肺炎可能会出现双侧胸膜增厚的表现。胸膜增厚及粘连主要为结核性胸膜炎的后遗症,轻度胸膜粘连时胸壁可不变形,明显胸膜增厚和粘连时胸壁有明显的塌陷,胸廓和膈肌活动受限,肺组织被压迫萎缩,纵膈被拉向患侧。如果是肿瘤的话一般来说不会对称发作,很少同时出现双侧胸膜的累及。

肺癌穿刺会加重病情吗
肺癌穿刺不会加重病情,穿刺主要采用一根细小针管穿透患者肌肉,直达肺组织内部结构从而达到对内部进行检测的目的。穿刺活检会造成部分患者出现一是血胸,因穿刺部位不正确,刺破肋间动静脉所致。二是气胸,细针头厚皮管未夹紧漏入空气或因刺破脏层胸膜所致。三是穿刺口出血。四是胸膜反应,表现为穿刺过程中病人出现头晕、出汗、心悸等。五是肺复张后低血压,抽液或抽气后会出现心慌、脉搏细弱等。六是复张后肺水肿,过多过快抽液或抽气或抽吸负压过大使胸膜腔负压剧然增多。但穿刺并不造成癌细胞扩散,安全可靠。

早期肺癌病人经过治疗后复发转移的症状是什么
一、淋巴结转移有胸闷、气急、窒息,若压迫食管伴有吞咽困难等表现,若压迫上腔静脉,有头痛、颜面部浮肿、颈胸部静脉曲张、压力增高、呼吸困难、咳嗽、胸痛等。二、胸膜转移有呼吸困难、咳嗽、胸闷、胸痛等。三、骨转移为局部疼痛,并有定点压痛、叩痛、活动障碍、病理性骨折等。四、肝转移为食欲减退、肝区疼痛,有时伴有恶心等,查体见肝脏肿大。五、肾脏转移,多数肾脏转移无临床症状,有时表现为胸痛及肾功能不全。六、脑转移和脊髓转移,常见头痛、恶心、呕吐以及精神状态改变等。
肺癌辅助检查方法有哪些
原发性支气管肺癌指原发于支气管粘膜和肺泡的恶性肿瘤。肺癌的早期检查针对十分重要,直接影响着患者的治疗效果,那么肺癌需要做哪些检查呢?主要有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以及病理学检查方法。

肺癌怎么检查
肺癌临床上通常做肺部X光片、肺部CT,或者进一步做全身的PET-CT检查,可以早期明确肺部肿瘤情况。一、肺部X光片:能够早期发现肺部阴影、发现肺部结节。二、胸部CT:胸部CT可以比较准确地明确肺部病变和肺部病变的累积范围,以及区别大多数良性、恶性肿瘤。三、全身PET-CT检查:适用于检查是否有肺癌全身转移的检测,而且是一种无创的、定性的诊断,是一种比较好的诊断方式。四、病理检查:是一种比较好的诊断方式。第四种是病理检查。可以通过支气管镜、穿刺,来明确肿物的病理性质。

肺癌手术后需要化疗吗
肺癌患者经过手术以后是否需要化疗,需要根据手术之后,患者的病情来决定。如果手术切除肿瘤以后,发现肿瘤的恶性程度比较高,而且肿瘤比较大,或者侵犯了肿瘤边缘的脏器,或者肿瘤有脉管癌栓、神经侵犯、分期比较晚,这时候就需要化疗来控制疾病的进展。化疗是一种非常好的控制肿瘤的方法,而且在术后有很好的巩固治疗效果,这样可以配合好手术,达到比较好的长期治疗肿瘤的目的。同时,也可以使用西药、中药治疗等进行综合治疗,缓解肿瘤引起的症状,延长患者的生命周期。
转移性肺癌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