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语音答疑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血常规检查红细胞偏高该怎么办

发布时间:2021-12-3079482次收听

语音内容:

血常规检查红细胞偏高的情况下,应该首先根据血常规检查的其他血液学指标值来分析判断可能的原因,必要情况下需要通过外周血细胞形态学检查、骨髓穿刺等来明确红细胞升高的原因,明确原因后再寻求治疗的办法。

临床工作中导致红细胞偏高的情况以及处理办法:第一,血液相对浓缩后引起的红细胞轻度升高,多见于脱水状态的病人,如急性腹泻、大量呕吐、烧伤后或者大出血以后、较大手术创伤以后,都可能造成体液丧失过多,此时血常规检查红细胞数量会偏高,但是白细胞、血小板的数量基本都是正常范围。这种情况是因为血液浓缩引起了红细胞数量相对偏高,一般不需要特殊处理,积极治疗原发病,输液纠正水和电解质紊乱就好。第二,红细胞数量增高可能是代偿性的,如慢性阻塞性肺病、先天性心脏病,长期高原居民,可能会出现红细胞代偿性升高,要适应这种长期缺氧的状态。积极治疗原发病,对于红细胞过多的现象不予处理。第三,红细胞计数异常升高的情况下要警惕是否为骨髓增生性疾病,如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病人往往伴有面色紫红,合并高血压、胃溃疡、胆囊炎等并发症,需要放血治疗,此外可以长期小剂量口服阿司匹林减少血栓事件发生,口服羟基脲,或者联合使用干扰素,是临床常用的治疗办法,近些年采取JAK2抑制剂靶向药物治疗,可以降低血红蛋白水平,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关推荐

我们平时生活中,如何呵护辛勤的血液系统
呵护血液系统需从均衡营养、适度运动、规律作息、避免损伤和定期体检五方面综合干预。
做足功课,让孩子远离血液病
预防儿童血液病需从环境防护、营养补充、疫苗接种、遗传咨询和定期体检五方面综合干预。主要有避免接触有害物质、保证均衡膳食、按时接种疫苗、排查家族遗传史和定期血常规检查等措施。
血液分析五分类查哪些
血液分析五分类就是临床上常说的血常规的检查,里面主要包括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定量、白细胞计数还有血小板计数和白细胞五类检查。通过血常规的检查,就能够了解各类型血细胞是在正常范围里面,还是出现了升高或者降低。进一步的通过白细胞分类的检查,可以看到白细胞分五类,也就是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嗜酸细胞、嗜碱细胞和单核细胞。中性粒细胞比值的升高常见于一些感染性的疾病,特别是细菌性的感染。糖皮质激素等药物的应用,也能引起中性粒细胞比值的升高。而淋巴细胞比值升高常见于一些病毒的感染,或者一些淋巴细胞白血病等血液系统疾病。嗜酸细胞比值升高常见于一些过敏性的疾病,过敏性的皮炎、鼻炎、哮喘、寄生虫也可以引起嗜酸细胞比值的升高。嗜碱细胞比值升高的情况比较少见,多见于一些慢性白血病和骨髓增殖性疾病。
语音时长 01:04

2021-12-30

73719次收听

血红蛋白低会引起哪些症状
血红蛋白低就是贫血。贫血可以引起心肝肺肾各个脏器的慢性损伤。贫血最常见的临床症状还是比较直观能够发现的,比如面色苍白,皮肤充盈程度降低,表现为枯黄、毛发脱失等情况。除此之外,对心脏系统的影响可以引起心室肥厚、心功能衰竭,可引起活动耐量降低。也就是病人平时比如爬个三四层楼不喘,这时候可能爬一层、爬二层就需要休息休息。贫血也可以引起消化系统的一些改变,比如造成病人腹胀、腹泻、消化不良症状;贫血在神经系统表现,可以引起比如失眠、健忘、烦躁、易怒、注意力降低、记忆力降低;贫血在泌尿生殖系统的改变,可以引起比如蛋白尿、精子减少或者是不孕的情况。严重的贫血还可以引起周身的水肿。
语音时长 01:01

2021-12-30

74607次收听

超敏c反应蛋白升高什么原因
超敏C反应蛋白是一种急性时相反应蛋白。超敏C反应蛋白升高可能见于以下情况:第一,急性炎症反应,当各种病原菌侵入人体引起急性感染的情况下,C反应蛋白就会明显升高,包括细菌感染、病毒、真菌、结核杆菌以及支原体、衣原体感染等等,超敏C反应蛋白的敏感度很高,急性炎症发生后6-8小时开始升高,感染后48小时内可达高峰,随着体内炎症的逐渐消退、超敏C反应蛋白会快速下降甚至恢复正常。一般来说细菌感染的情况下超敏C反应蛋白升高幅度比较大,但是病毒感染时超敏C反应蛋白升高不太明显。第二,可见于各种风湿免疫性疾病,如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硬皮病、强直性脊柱炎等,急性发作期可以出现超敏C反应蛋白升高。第三,超敏C反应蛋白升高还见于恶性肿瘤的患者,通常表现为中度以上程度的升高。第四,可见于一些严重的创伤、损伤等应激状态。如重症胰腺炎、烧伤、大手术等后,发生急性心梗或者脑梗等,机体有严重组织创伤、坏死的情况,会出现C反应蛋白升高。超敏C反应蛋白在临床可以用于鉴别一些感染与非感染性疾病,评估抗生素治疗的效果,也可以作为手术后监测的一项指标。C反应蛋白需要和血常规检查结果一起来综合判断,对于确诊炎症的类别有一定帮助。
语音时长 01:54

2021-12-30

83118次收听

白细胞高c反应蛋白高什么情况
白细胞是由粒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组成,对人体有防御作用,白细胞升高提示机体内有急性炎症反应,C-反应蛋白是一种急性期反应蛋白,可以激活补体,促进吞噬细胞吞噬作用,清除体内的病原微生物和致病菌。如果进行检查白细胞高,C-反应蛋白也高,可能的原因有:第一,急性炎症反应,细菌或者病毒感染最为常见,白细胞中如果淋巴细胞高,提示病毒感染的可能性比较大,流感初期有C-反应蛋白和淋巴细胞的升高;如果中性粒细胞或者单核细胞明显升高,考虑细菌感染可能性大,如敏感菌所引起的急性扁桃体炎、支气管肺炎,泌尿生殖系统的炎症如急性尿道炎、急性肾盂肾炎等。此外支原体、衣原体感染情况下也可能会出现白细胞和C-反应蛋白的明显升高,C-反应蛋白比较敏感,但是不具有组织特异性。第二,可能是应激或者急性创伤因素下造成的一种急性反应,在这种情况下肝脏合成的急性期蛋白就是C-反应蛋白,同时白细胞的防御作用也会让其数量增多。第三,风湿性关节炎等风湿免疫性疾病,这类疾病急性期也会有C-反应蛋白的升高,白细胞可能轻微升高,此外多伴有类风湿因子或者相关免疫抗体的阳性。当出现白细胞升高、C-反应蛋白也升高的情况时,需要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生化检查结果、既往病史等进行综合分析和判断病因,确诊病因以后积极进行治疗,控制目前的急性炎症反应。
语音时长 02:04

2021-12-30

94333次收听

02:56
嗜酸性粒细胞高是怎么回事
嗜酸性粒细胞高是外周血中白细胞的一种类型,占白细胞总数的比例是1%-5%。嗜酸性粒细胞升高,在临床主要见于两方面的疾病,一方面是属于迟发性变态反应性疾病,如过敏性哮喘、过敏性鼻炎、荨麻疹、过敏性皮炎、血管神经性水肿、湿疹、过敏性紫癜等疾病;迟发性变态反应疾病往往和接触过敏原有关系,此时血常规检查嗜酸性粒细胞是明显升高的,可以作为过敏性疾病初步诊断的一个指标。另一方面是寄生虫感染性疾病,寄生虫感染的情况下,如原虫、儒虫、血吸虫、绦虫的感染,患者的嗜酸性粒细胞也会增高。此外,如果嗜酸性粒细胞增高非常明显的话,有可能是属于血液系统疾病,如粒细胞性白血病、嗜酸细胞增多症。外周血中的白细胞包括中性粒细胞、林巴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其中嗜酸性粒细胞是一种染色呈现酸性的细胞,嗜酸性粒细胞与人体的免疫反应息息相关,无论是在迟发性变态反应性疾病,还是在各种寄生虫感染的情况下,人体免疫系统都会有一系列的抗原抗体反应,在这种情况下嗜酸性粒细胞会出现明显升高的情况。如果嗜酸性粒细胞偏高,建议结合血常规检查中其他白细胞的变化情况进行判断,同时结合C反应蛋白浓度变化,人体的相关症状表现,既往病史等进行病因判断,确诊病因后积极进行治疗。
01:27
血象高会有什么危害
血象在临床上指血常规。血常规里最常见最关键的几个检测指标就是白细胞、血红蛋白和血小板,其中一项或者多项升高,特别是持续进行性的升高,要警惕血液系统疾病的发生。白细胞长期升高,常见于骨髓增殖性肿瘤以及一些急慢性白血病;血红蛋白长期升高,除了骨髓增殖性肿瘤外,在高原居住的人群中,也可以见到血红蛋白长期生理性升高;血小板计数升高,也常见于骨髓增殖性肿瘤的病人。血象升高后,建议到医院血液科就诊,根据血常规的具体情况确定升高的原因,采取有针对性的治疗措施。
02:45
大血小板比率偏高是怎么回事
大血小板是反映早期的血小板,功能相对不完善,所以个子偏大。大血小板的比例偏高,反映着骨髓的功能好。其主要是可以见于生理状态,也可以见于病理状态。在病理状态时,血液系统疾病,特别是在用化疗后,新的骨髓抑制在恢复的过程中,会存在大的血小板的比例偏高。其反映骨髓储备不错,还会产生血小板。若没有相关的基础疾病,只存在短时间的大血小板的比例偏高,可忽略。多数情况下是一过性因素,比如感染性因素触发了骨髓的抑制过程,造成了骨髓的恢复过程中出现大的血小板的比例增加,过段时间就会消失。
02:51
红细胞计数和血红蛋白偏高是怎么回事
红细胞计数和血红蛋白偏高,分为相对性还有绝对性的原因。相对性偏高,主要是由于血浓缩引起。血液浓缩常见的原因,包括空腹时间过长,采血引起的血浓缩。以及腹泻、呕吐、大面积的烧伤、长时间没有饮水,引起的脱水造成的相对的红细胞和血红蛋白的含量相对的增多。绝对的增多,包括呼吸系统疾病以及长期居住在高原的人,引起红细胞和血红蛋白的含量增多。还有血科的骨髓增殖性疾病,真性红细胞增多症也是可以引起红细胞的持续的不断的升高。
02:59
血色素高是什么意思
血色素就是血红蛋白,可反映血红蛋白的数量。血红蛋白高的原因有很多,有反应性,还有继发性、原发性。一般情况下,血液浓缩的时候可引起血红蛋白升高,像空腹采血,还有一些病理的血液浓缩,或者是循环血流量不够,都可以出现血液浓缩,出现血红蛋白偏高。此外,像呼吸系统疾病,包括慢性阻塞性肺病,肺气肿以及肺心病的病人,长期处在一种缺氧的模式,需要吸收更多的红细胞来携带养料,血红蛋白也会增多。居住在高原地区的人长期处于一种缺氧状态,红细胞和血红蛋白都是偏高的,再有就是真性红细胞增多症。
嗜多色红细胞什么意思
嗜多色红细胞,是指的一种未成熟的红细胞。这种红细胞刚刚脱落细胞核,细胞的体积比正常细胞偏大,细胞浆中含有较多嗜碱性着色物质。染色后会出现灰蓝色或者灰红色。正常情况下,人体外周血液中,一般只可以看到很少数的嗜多色红细胞。做血常规检查,嗜多色红细胞的比例大概是1%。如果超过正常值,说明身体有可能患有某种溶血性疾病,比如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等,或者是因为身体发生急性失血后出现的症状。需要配合医生做进步检查,确诊后尽早对症原发性疾病,避免引起其他并发症。
语音时长 01:09

2021-05-20

67605次收听

白细胞多是怎么回事
白细胞都最为常见的原因还是由于感染引起的,比如当人体受到外伤或者是出现病毒性疾病时,白细胞的数目就会增多,用于抵抗病原体的入侵,除此之外过敏也会导致人体内的白细胞大量增多,用于对抗过敏原。比较严重的情况就是由于自身的免疫系统疾病引起的。
白细胞低的原因是什么
许多药物都会影响到血液系统,会导致白细胞减少;另外身体抗病能力差,让病毒入侵身体时,也会导致白细胞减少;患有红斑狼疮,再生障碍性贫血,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等疾病时,也会导致白细胞偏低。
球蛋白偏高的危害
球蛋白是一种重要的免疫蛋白,有比较重要的生理功能的,球蛋白偏高会引发多种疾病,给身体造成很大的危害,比如肝炎、肝癌,胆汁郁积,肝胆疾病,我们要引起重视,积极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