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语音答疑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鼻炎患者如何选择鼻喷剂

发布时间:2021-01-21117718次收听

语音内容:

目前临床医学上有很多治疗鼻炎的喷剂,对于鼻炎患者而言,想要选择合适的则需要根据鼻炎情况进行选择。因为不同鼻炎患者症状不同,而且严重程度也不同,所以可以根据症状进行选择。
如果鼻炎患者突出症状为鼻不通,则可以选用鼻腔收缩剂治疗鼻炎。对于慢性鼻炎患者而言,则需要选择糖皮质激素类的鼻喷剂,才可以更好的缓解鼻炎症状。
无论选择哪种鼻喷剂,一定要根据说明书进行,不要盲目随意使用鼻喷剂的量,因为不同的药物使用量和效果都是具有一定差异的,为了保证安全和效果,应在医嘱的指导下进行,这样既可以达到治疗鼻炎的效果也不会对身体伤害。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相关推荐

快速治流清鼻涕方法是什么
流清鼻涕是临床上很常见的症状,它常见于两方面:一个是过敏性鼻炎,鼻炎的病人,流大量的清水样鼻涕或者是伴有打喷嚏,这是一种情况。再一个就是感冒,普通的感冒、流感,在正常的病情过程发展当中,也有一个阶段,大量流清水样鼻涕,叫卡他性症状,都有这方面的表现。怎么样快速的治疗,对于过敏性鼻炎,通常采取口服抗组胺药、开瑞坦这些药物,一些鼻喷激素、鼻喷的抗组胺药,这样的话,通过几个小时就能够把这个流鼻涕给止住。当然还有麻黄素,麻黄素不但能够止住流清鼻涕,也能快速缓解鼻堵,但大家注意,麻黄素不能长期的使用,建议这种麻黄素,比如说鼻喷的麻黄素,有一些中药,还有滴通鼻炎水,还有这种麻黄素,治疗的时间不许超过一周,每天不许超过三次,它就相对安全了,浓度不可过高,虽然能快速治疗不流清鼻涕,但是长期使用会造成药物性鼻炎,就是不建议长期使用。对于比如说感冒,普通的感冒也好,流感也好,引起流清鼻涕,药物也是快速的缓解,用麻黄素、麻黄碱,鼻喷的也好,有些个药物里含有处方,含有配方,含有成分也可以快速的缓解流清鼻涕。但是大家不要特别的在意这方面,流清鼻涕是人体正常的免疫反应,比如过敏性鼻炎,当遇到过敏东西的时候,鼻机体通过流清鼻涕的方案,把过敏原给它冲走给清除,这是一种方法,当感冒的时候,通过流清鼻涕,其实有很多抗体,抑制病毒细菌的抗炎因子能够起到杀菌,清除病毒的作用,它是正常的一种保护。所以大家不要特别在意流清鼻涕,不用特别来说,让他一点都不流对人体反而倒不好,只是不能流太多,不影响你正常生活就可以了,通过鼻喷的麻黄素,通过吃抗组胺药、开瑞坦,通过一些配方的感冒药物是可以较快速的能制止住流清鼻涕的方法。但是大家不要害怕,不要刻意追求一点清鼻涕不流,适量的鼻涕对治疗这种鼻炎,对治疗过敏,对治疗感冒是有一定的帮助的。
语音时长 02:52

2021-07-09

88259次收听

02:02
冬季鼻子流鼻涕怎么办
冬季鼻子流鼻涕:一、在冬季外出的时候,尽量注意保暖不要受凉。二、可以带上口罩,防止鼻腔直接吸入阴冷的空气。三、可以用一些洗鼻水清洗鼻子,把鼻腔的分泌物给它清洗干净。四、可以用一些鼻喷激素类的药物,来帮助他控制局部的症状,做到防患于未然,就可以很好的得到控制。
鼻炎会传染吗吗
鼻炎会不会传染,需要根据鼻炎的类型判断。若出现的是急性鼻炎,主要是由于病毒细菌感染引发,可能有一定的传染性。如果接触到患者的鼻腔分泌物,可能会导致鼻炎出现。若出现的是慢性鼻炎,一般不会传染,慢性鼻炎一般是由于无菌炎症引起的,因此不具有传染性,不必过度担心。一般出现鼻炎后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糖皮质激素类的药物治疗,同时还可以进行雾化治疗,坚持治疗一段时间达到比较好的治疗效果。治疗鼻炎期间一定要保持清淡饮食,少吃辛辣刺激性的食物。
语音时长 01:10

2021-05-11

84516次收听

02:18
鼻炎遗传吗
鼻炎分很多种,不是所有的鼻炎都遗传。易遗传的鼻炎最主要是过敏性鼻炎,本身发病率比较高。过敏性鼻炎主要是机体的免疫系统对空气中的某些成分过敏,可能是后天基因突变导致的,很多是遗传的。急性鼻炎、慢性鼻炎、干燥性鼻炎、萎缩性鼻炎等大多不遗传。急性鼻炎就是感冒,更多是鼻腔黏膜的病毒感染导致的炎症反应。所以鼻子痒、打喷嚏、流鼻涕、发烧等不会遗传。因为从发病机理上来说是病毒感染跟基因无关。慢性鼻炎更多的是急性鼻炎的迁延不愈或是物理、化学刺激等因素导致的,跟基因遗传也没有直接关系。
02:08
用盐水洗鼻子好吗
用盐水洗鼻子,特殊条件下是可以的,但大多数情况下不建议长期用盐水来洗鼻子。在特殊情况下,比如慢性鼻炎、鼻子干、鼻子里面结痂,可以用盐水来冲洗鼻子,把痂冲出来。所以用盐水来洗鼻子,最主要是鼻腔分泌物较多的时候用盐水来冲洗。但即便用盐水冲洗,也不建议长期冲洗,因为长期冲洗,可能会影响到鼻腔的微环境,鼻腔对周围脏东西的抵抗能力下降,免疫力会受影响。所以用盐水洗鼻子,短期之内可以,但也是有条件的,应该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02:19
过敏性鼻炎会传染吗
过敏性鼻炎不会传染,因为过敏性鼻炎是个体对于致敏原的一个免疫反应,所以通常不会传染,会有遗传的因素导致,但是不会传染。通常临床上可以用激素类药物进行喷鼻,像辅舒良、内舒拿或者雷诺考特,同时全身用抗组胺类药物进行口服,像开瑞坦、仙特明或依巴斯汀。通过及时地治疗,过敏性鼻炎的病人症状会很快得到控制。如果是季节性过敏性鼻炎,通过用药物治疗,季节一结束,病人的症状会完全地消失。
如何识别干燥性鼻炎
干燥性鼻炎的发生与气候和职业因素等有密切的关系.系鼻黏膜长期受刺激而发生黏液腺体萎缩、分泌减少引起,黏膜因而干燥甚至有浅表糜烂.
鼻炎的常见症状
鼻炎对于现代人来说是比较常见的疾病,鼻炎的发生造成了众多朋友的生活困扰,清楚了解鼻炎的症状对于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有很大的帮助,那么鼻炎一般有哪些常见的症状呢,那么下面就为您介绍鼻炎的症状表现吧。1、药物性鼻炎的症状主要为双侧持续性鼻塞,鼻炎患者可有鼻内
什么是引起过敏性鼻炎的原因
鼻炎疾病在生活中是许多人都或多或少会患有的疾病,鼻炎的类型有很多种,过敏性鼻炎也是较多的一种。那么,导致出现过敏性鼻炎的病因是什么呢?下面,我们就一起从下面的文章中来了解下吧。1、过敏性鼻炎的病因可能是因为鼻粘膜易感性的产生源于抗原物质的经常刺激,但其易感程度则视鼻粘膜组织中肥大细胞、嗜碱性粒细胞
鼻炎会复发吗
鼻炎有复发可能。鼻炎经过规范的治疗会痊愈,遇到诱发因素还是有复发的可能性。轻度鼻炎在规范治疗之后,复发率相对来说较低。严重鼻炎没有及时进行有效治疗,复发率往往比较高。
得了鼻炎要怎么办
如果是得了急性鼻炎,也就是感冒,多休息,出汗,吃药或者盖上被子出汗,可以缓解急性鼻炎的症状。如果得了慢性鼻炎,此时要看看鼻炎的症状是什么,是分为哪一类的,是过敏性的还是非过敏性的?如果是过敏性的鼻炎,要查一查过敏原是什么,对什么过敏。通过皮肤点刺实验或者抽血查过敏原,就可以知道对什么过敏了。比如对吃的东西过敏,不再吃它,就不过敏了,这叫忌口。还有比如对螨虫过敏或者对花粉过敏,可以预防和治疗这种花粉和螨虫引起的过敏,可以起到积极预防和治疗的作用。积极治疗急性鼻炎,也可以预防鼻炎迁延不愈,从而引起慢性鼻炎。还有在新装修的办公或者家里,时间长后会引起慢性鼻炎,如果知道这个原因,应该离开这种办公室或者新装修的家,尽量把气味放一放,开开空调,开开窗,把气味赶走,以后鼻炎就会好多了。
语音时长 02:28

2020-02-21

53588次收听

鼻炎怎么引起的
急性鼻炎就是病毒感染引起的。身体抵抗力低下时的病毒感染引起的感冒,鼻黏膜的渗出等等,就是急性鼻炎。慢性鼻炎大多是由遗传和环境共同引起的,包括过敏原和环境污染。环境污染主要是指的空气污染、食物污染,还有心灵的污染。空气污染包括汽车的尾气、尘霾以及雾霾。还有食物的污染,比如食物里边有农药的残留,以及抗菌药的残留,比如牛、羊、马等动物用了抗菌药物以后,使牛奶、马奶里含有抗菌药物的残留。还有心灵的污染。心灵污染什么意思?就是人们现在的心情不是非常平和,特别着急,这种情况叫心灵的污染。环境污染以后就有可能发生鼻炎,所以鼻炎的患病率明显的增加了。
语音时长 02:32

2020-02-21

63808次收听

鼻炎的症状有哪些
鼻炎是由于某些原因导致的鼻腔黏膜炎症。鼻炎多发于冷热交替季节,成人和幼儿患病率都比较高。鼻炎相对明显的症状之一就是鼻塞,具体表现为间歇性鼻塞。白天,温暖天气时,鼻塞感减轻,夜间和寒冷天气时,鼻塞感加重。鼻炎另一个比较明显的症状就是多涕,常表现为黏性、脓性鼻涕。在患有鼻炎后,患者常感觉食欲降低、嗅觉下降。并伴有四肢无力酸痛、头晕、头痛等全身表现。治疗上,对患者采用抗生素治疗,如罗红霉素、阿奇霉素等,消炎抗感染,减轻鼻部肿胀感。对于鼻腔黏液、脓液较多的患者,可以进行鼻腔冲洗,改善鼻部通气状况。有些情况相对严重的患者,可以采用雾化治疗或者静脉滴注治疗。鼻炎患者在出门后要做好防护,戴好口罩,预防上呼吸道感染。
语音时长 01:21

2019-12-17

58817次收听

鼻炎挂什么科
鼻炎是一种很常见的疾病,在发病的时候患者会出现类似感冒的发热、头痛以及鼻塞等情况,在进行治疗的时候,患者最好到医院选择耳鼻喉科进行检查,也可以选择正规的五官科室。及早进行治疗能够避免疾病的恶化。
02:04
鼻炎吃什么消炎药
炎多数情况下并不是细菌感染引起的,不需要吃消炎药,除非有特殊情况,如异物导致的鼻炎,除了取出异物以外合并用消炎药,最常使用的是阿莫西林或者头孢类的。另外需要用消炎药的就是鼻炎合并有鼻窦炎,也就是说除了单纯的鼻炎以外,合并了其他的细菌感染,其他部位的细菌感染,考虑使用消炎药。一般的鼻炎只需要用鼻喷剂或者鼻腔冲洗,或者其他的物理疗法,也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根据不同的体质不同的类型来选用不同的中成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