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语音答疑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宝宝湿疹怎么办呢

发布时间:2019-05-2863601次收听

语音内容:

婴幼儿湿疹是皮肤最常见的表现,有的湿疹很轻,比如有小的丘疹、轻微的痒,其实不用治疗也能自愈;但是家长一定不要给宝宝每天用沐浴露洗澡,应该用清水给孩子冲一下,最重要的预防湿疹方法是保湿;爱起湿疹的宝宝不是一天只抹两次的润肤油,而是要建议两小时抹一次,而且要比别的小朋友抹得更厚,比如最物美价廉的是郁美净、硅霜,或者是其它婴儿可以用的润肤油都可以选择。

如果是母乳喂养的宝宝,妈妈一定要相对清淡饮食,不要摄入太刺激,或太油腻、太高蛋白的食物;奶粉喂养的宝宝,如果湿疹很严重,可以建议选择水解蛋白的奶粉,减少蛋白质对皮肤的过敏刺激。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相关推荐

新生儿睡觉惊醒怎么回事
新生儿睡觉惊醒与环境因素或是佝偻病等疾病有关。新生儿神经系统发育不完善,大脑皮层发育不成熟,受外界刺激容易引起兴奋。刚出生的新生儿,如果睡觉时处于浅睡眠的状态,遇有声音、光亮、震动,以及改变姿势、排尿便未及时处理等,都会出现四肢活动惊醒的情况,这属于新生儿惊跳为正常生理现象。新生儿可能因过热、过冷或过饥、过饱等环境因素导致睡觉惊醒,应当保证小儿睡眠环境安静、舒适,惊醒后应确认是否有饥饿等情况。另外,新生儿睡觉老是惊醒有可能是缺钙引起的,体内缺钙会使大脑兴奋性增高,使其夜间睡觉不踏实,烦躁。除此之外,还要注意小儿是否有鼻塞的现象,呼吸不畅通,消化不良、肠胀气、肠绞痛等疾病引起小儿身体不适也会影响孩子正常的睡眠,需要及时就诊,由医生确诊并治疗。
语音时长 01:17

2022-07-29

12257次收听

宝宝什么时候开始学说话
一般来说,2个月的宝宝能发出咕咕的喉声,8~9个月可以发出类似“mama”“baba”的声音,10~13个月会叫“爸爸”“妈妈”。语言是人类特有的生理功能,孩子最初的语言发育需要家长开启“碎碎念”模式,并不厌其烦地与孩子充分交流。12个月时,宝宝应该会跟着家长咿咿呀呀学说话,有意识地叫爸爸妈妈;1岁半能模仿成人说话。但说话早晚因人而异,有的孩子1岁前就开始说话,有的孩子要到2岁后才开始说话;但孩子对词语的理解能力出现的时间却相对一致。18~20个月的宝宝会说20~30个简单字,理解陌生人50%以上的语言。如果宝宝11个多月,还不会咿呀学语;13个半月还不会有意识地发“da-da”“ma-ma”等音,14个月不会说单词,就要引起父母注意了,最好咨询儿科专家。
语音时长 01:22

2022-07-28

15327次收听

01:48
新生儿大拇指内扣正常吗
看具体的情况。新生儿由于大脑发育不成熟,引起的肌张力比大龄儿童要高一些,大拇指轻微的内扣正常。如果反复发生大拇指内扣症状,要进行辨别。家长用手轻轻掰孩子的大拇指,如果孩子的拇指自然张开,属于正常情况。但如果孩子的拇指内扣非常明显,超过中指连线的水平,要带孩子去儿科的神经内科就诊。
宝宝晚上睡觉穿袜子吗
实际上对于宝宝的这种手足冷来说也不一定是一个病理的,单靠穿袜子来给他解除这种症状,实际上也是不可取的。一般来说,宝宝在睡眠的时候,为了让宝宝有一个比较良好的睡眠,原则上除了温度,湿度是60%~80%。这样在除了保证基本的环境条件以外,也让这个宝宝穿的比较舒服点,一般要穿上相对比较宽松的睡衣。另外手脚是没有必要给他进行束缚的,也就是说在睡眠的时候,应该让宝宝的手,再有就是他的四肢,他的脚,要得到一个充分地放松。而如果你要是穿上这种袜子,实际上对于宝宝来说,还不是一个最好的放松状态。因此,不建议睡觉的时候再给孩子穿上一些袜子,或者说就是避免孩子挠伤自己,再给他戴上手套,采取这些保护措施。实际上对于宝宝来说,大部分的孩子都属于小儿体禀纯阳,也就是说相对来说阳是充足的,而阴是不足的。所以就是他的这种手脚,一般来说是发热的时候多,而凉的时候是比较少的,睡觉也不需要再给他穿袜子。
语音时长 02:13

2021-07-09

80828次收听

婴儿长牙晚缺钙吗
婴儿长牙晚是缺钙的主要表现,缺钙之后确实有一部分孩子就表现出牙延迟。正常的孩子一般6个月左右出牙,但要是10个月,12个月,也就是1岁的时候不出牙,再考虑出牙延迟。因为出牙毕竟是一个很复杂的过程,个体差异也是比较大的。甚至有人说一岁半,2岁出牙,才是出牙延迟。但是,在一般的教科书上,1岁左右如果不出牙就是出牙延迟。所以,不是单纯的6个月、8个月、10个月没出牙就是出牙延迟了,在医学上不是这样规定的,至少在12月以上不出牙才叫出牙延迟。导致出牙延迟最主要的原因跟维生素D缺乏,佝偻病有关系,也就是缺钙有关系。如果孩子12个月还没有出牙,建议查维生素D的水平,看需不需要加大维生素D的补充和钙的补充,来达到正常的出牙情况。
语音时长 01:06

2021-06-25

94753次收听

03:15
婴儿几个月能抬头
有一句民间俗语描述了婴儿的大动作的发育,即二抬四翻六能坐,七滚八爬周会走。即在两个月左右孩子就会出现大运动的第一个发育阶段,能抬头,但抬头的时间相对较短暂,抬头还不是特别稳,到三个月的时候基本上大部分的宝宝能抬头,而且能坚持一段时间。对于宝宝而言,抬头要是抬得较好,就意味着能竖抱起婴儿很长时间,往往要在4个月左右。若到了4个月,宝宝仍然没有很好的抬头迹象,则孩子可能出现生长发育的延迟,应到儿科就诊,检查究竟是肌肉的问题或神经发育的问题,或其他原因。
婴儿能不能用定型枕
刚出生的婴儿最好不要用定型枕,因为这时使用定型枕会导致脊柱曲度异常,还有可能造成脊柱侧弯。出生六个月以上的婴儿可以用定型枕,但要选择质量较好的大品牌定型枕。
新生儿宫内感染症状
新生儿宫内感染会出现宫内生长发育迟缓、先天性的畸形、先天性心脏病、小头畸形、脑积水、发烧、黄疸、贫血、血小板的减少、肝脾大、败血症、呼吸窘迫综合征,还会发生脑膜炎、听力的损害、视网膜的病变等。新生儿宫内感染又称先天性感染,或者是母婴传播性疾病,是指孕妇在妊娠期间受到感染,而引起的胎儿宫内感染。宫内感染的途径主要有:致病微生物经胎盘垂直传播给胎儿、孕妇生殖道致病微生物的逆行扩散和胎儿分娩的围产期感染。新生儿宫内感染是儿科常见病、多发病,其致病病原体包括细菌、病毒、螺旋体。出现新生儿宫内感染时要及时的检查、治疗。宫内感染主要的病原微生物(风疹病毒),可以引起白内障、青光眼、视网膜的病变、动脉导管未闭、室间隔缺损、心肌炎、小头、肝脾肿大、黄疸、智力迟钝等。巨细胞病毒感染也可以引起小头、失明、癫痫、耳聋、肝脾大、黄疸、智力迟钝、溶血性贫血。单纯疱疹病毒感染可以引起小头、小眼、脉络膜和视网膜炎、心脏的异常、短指、精神发育障碍。如果弓形虫感染,可以引起脑积水、脉络膜视网膜炎、精神运动障碍。如果是病毒感染,可以引起胎儿的流产、早产、死产及新生儿窒息。
语音时长 01:51

2020-02-21

55079次收听

新生儿心肌酶高有什么症状
新生儿如果存在心肌酶偏高等现象,也必定会引起很多不同的症状,首先会出现全身发热,另外也会造成胸部疼痛,除此之外也会伴有呼吸困难,明显心慌等现象,与此同时也会出现心跳加速等等,所以就必须要尽快的接受治疗,如此才能有效控制病情。
新生儿怎么喂养
在给新生儿喂养的时候有很多的事项需要注意,首先就是要注意营造一个良好的喂奶环境,让新生儿的心情愉悦,另外还需要注意在喂奶的时候按需喂奶,最后宝妈还需要注意将冷空气排出,也需要注意自身的喂奶姿势。
03:10
婴儿吐奶什么原因
婴儿吐奶是因为半岁以前消化系统发育不健全,尤其是胃,肌肉发育还不是很完善,贲门口有时候比较松弛,吃的太饱胃里面压力比较大。有时吐奶正常,还有婴儿吐奶可能属于病理性的问题,比如有肠套叠,肠梗阻,脑炎,外伤以后引起脑膜颅内压增高。如果精神状态好,吃奶正常,吃完以后就吐,可能属于喂养方式不对,吃得太多,吃得太急,或者是没有给孩子拍背,拍嗝,所以婴儿就容易吐奶。孩子半岁以后,一般来说吐奶的症状会慢慢减轻,但是家长要重视造成吐奶的原因。所以如果反复吐奶,精神不好,拉稀,要送医院,让医生鉴别。
新生儿DIC检查项目
新生儿一旦出现DIC,那么所产生的危害都比较严重,所以也必须要引起重视,其实新生儿dIc检查项目也包含很多,比如血常规检查,凝血功能检查,采血检查等等,这一些检查的方法就能够有效的判断孩子的情况,也可以及时的得到有效的治疗。
幼儿反复发烧是什么原因
一些孩子出现发烧而不退烧的情况,会影响身体的健康。这样的情况出现是因为一些细菌和病毒会对身体进行感染,容易造成温度调节中枢出现问题。另外,宝宝不喜欢喝水,导致身体当中缺少水分,也容易造成孩子反复发烧。
02:13
小孩流鼻血怎么办
小孩流鼻血的原因有感冒、发烧、过敏性鼻炎、血液系统疾病伴有的流鼻血。处理流鼻血,第一是局部的阻塞,比如用小棉球或者纸巾塞住鼻孔,一般建议局部塞着,如果小棉球或者纸巾没有渗透,至少要5到10分钟以后再去处理;第二是局部的按压,不要反复的刺激。不建议仰头,因为仰头容易让鼻血反流到嗓子,可能会造成呕吐。第三是用凉毛巾冰一冰额头,让血管收缩。如果这样出血量还是很大,就需要及时送往医院,进行耳鼻喉科的急症处理,同时要告诉孩子减少抠鼻子,揉鼻子的外力作用去刺激血管。
01:56
孩子说话晚是什么原因
说话晚有可能是受到感受器官或者是所处环境的影响。婴儿说话晚主要是两方面的问题:一、感受器官,比如听力,有部分孩子在早期有听力的缺失甚至完全的失聪,会影响他对外界的感受能力。二、婴儿所处的外界环境,包括幼儿需要良好的语言氛围,语言的互动对象和交流的机会等。婴儿的语言发展有个体差异,说话有早晚,而且一般男婴儿比女婴儿开口稍微晚些。婴幼儿一般在7到8个月左右可以逐渐发声,并说出一些简单的单音节词;大概到一岁到一岁半,能逐渐出现完整的单词或者是简短的句子,可以逐渐发声和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