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语音答疑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直肠息肉危害

发布时间:2019-12-2059550次收听

语音内容:

直肠息肉危害就是长到一定程度,可能会导致大便排不出来,出现梗阻的表现,癌变,出血,蛋白丢失,电解质紊乱。

直肠息肉本身是一种良性病变,息肉分为好多种,炎性和增生性的,体积可以长得很大,但是对机体没有特别大的危害。最大的危害就是长到一定程度,可能会导致大便排不出来,出现梗阻的表现,但实际上这种可能性不是特别大。后面的腺瘤性息肉才是真正的危害所在。这种腺瘤性息肉分为绒毛状腺瘤、管状腺瘤,这两种说危害在哪里,主要是逐渐增大,然后有癌变的风险。一般来讲,这种腺瘤性息肉绒毛状息肉,本身会导致什么样,十年癌变率大概接近40到60,而管状腺瘤十年变率只有30%左右。

还有一种叫绒毛管状,介于两者之间,也就说这种息肉,最可怕的就是癌变,所以遇到这种息肉,应该早期切除,而且定期复查。直肠息肉大到一定程度,或者遇到某些情况,会出血,而且反复出血与数量比较多的时候,会贫血。有一部分息肉叫高分泌性腺瘤,就是腺瘤当中一种,高分泌性,就是表面会分泌很多的液体,大量液体,会导致病人蛋白,还有机体的水分电解质都随之丢失,这种是非常罕见的一种类型。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相关推荐

多发性直肠息肉体检能不能查出来
多发性直肠息肉一般都是做肠镜时候发现的,息肉不是肉眼就能看见。有的人体检后告诉大夫说体检时发现长个息肉,其实是挺可笑的。体检不能发现息肉,息肉一定要是在放大至少100倍以上才能够看见。息肉一定是肠镜底下查出来的。长息肉的原因不清楚,多半可能是有家族遗传史,可能父辈或者爷爷那辈有息肉史,也有可能有长期的肠炎。如果发现了息肉,一定要尽量切除,因为我们现在认为息肉有可能长大了就是癌的组织,因为息肉可能有炎性的息肉,这个是没有什么问题的。可能有增生性的息肉,也可能有管状腺瘤一样的息肉。如果发生有管状腺瘤一样的息肉,一定要切除,因为管状腺瘤长大了可能就是癌症。
语音时长 01:27

2021-10-15

60865次收听

拉大便出血是咋回事
拉大便出血就是常说的便血。常见的病因学有哪些:主要包括结直肠的息肉、肿瘤、还有直肠肛门的肛裂、痔疮等等。还有一部分就是小肠,甚至胃、十二指肠的出血,如果出血量比较大的话,也有可能表现为便血。还有一部分患者是消化道的血管的畸形,也有可能表现为大便出血,也就是便血。需要给听众朋友们宣教的是,如果是拉大便出血的话,千万不要误以为只是痔疮,痔疮在便血的原因,只是一个原因。建议有条件的话尽可能做结肠镜,结肠镜的主要原因就是寻找便血的原因。其中最常见的就是结直肠的息肉,还有结直肠的肿瘤,有一些血管畸形引起来的便血,比如说动静脉畸形等等,有时候在内镜下在发现病变的同时,也可以做一下内镜下的治疗。比如说钛夹夹闭这个血管畸形来进行止血。当然如果发现是那种大的直肠癌、结肠癌或者是大的难以处理的息肉,可能建议您去外科做进一步的手术治疗。所以,千万不要误以为便血,就是单纯的痔疮,然后讳病忌医,或者是自己买痔疮膏对付一下,这个其实是一些很凶险的情况。我们特别害怕的是,把结直肠大的息肉或者是肿瘤给漏掉了。
语音时长 02:27

2021-07-09

71438次收听

02:04
0.8的直肠息肉算大的吗
息肉一般指1公分以下的,0.8公分理论上是属于很大的。做肠镜一般只做到0.5公分,因为息肉切除了以后,肠壁就薄了,切除以后还需要电烧止血,这种情况下,吃东西肠蠕动,有可能会肠穿孔。所以,0.8公分实际上有点大。0.8公分息肉,一般来说要住院切除,切完后要控便三天,不允许吃饭,黏膜愈合期是5天,5天后再肠蠕动,基本上就能保证安全。
直肠息肉必须手术吗
直肠息肉是必须做手术的,通过手术才能快速将肠道内的息肉切除,因为息肉存在一定的恶变概率。直肠息肉有可能是饮食不当或者是不良的生活习惯以及遗传因素等原因引起,会在直肠部位出现一个或者是多个突出的组织,可能会影响正常的直肠功能,还会伴随着便血和肛门下坠等现象,需要及时到三甲医院肛肠科做检查。可以通过手术切除来进行治疗,才能快速将肠道内突出的组织去除。在直肠息肉手术之后,还需要三个月到医院做一次复查,主要是复查肠镜。在确定肠道恢复良好时,患者可以适当补充一些优质蛋白食物来增强自身免疫力,进行正常饮食,但主要是尽量避免生冷刺激坚硬的食物。
语音时长 01:10

2021-05-21

70685次收听

直肠息肉会癌变吗
直肠息肉会癌变吗?息肉癌变的理论历来有两种学说。一是成瘤学说,即认为各种致癌因素首先在肠内形成腺癌性息肉,在此基础上再癌变,已被公认。二是新生癌学说,即认为不经腺瘤过程,而在致癌因素作用下由正常粘膜直接癌变。
直肠息肉恶性怎么办
直肠息肉恶性怎么办?恶性息肉患者来说,只要坚持有效的治疗措施,积极的配合治疗就会有助于身体的康复,如果不加重视的话就会难以治愈,而且也会严重伤害到患者的健康,那么对于恶性直肠息肉该如何治疗呢?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来听专家是怎么讲解的吧!
适合直肠息肉的瑜伽运动
适合直肠息肉的瑜伽运动,直肠息肉是指所有向肠腔突出的赘生物的总称,包括肿瘤性赘生物和非肿瘤性赘生物,前者是癌前期病变,与癌发生关系密切,后者与癌发生关系较少。临床上所谓的大肠息肉并不说明息肉的病理性质,通常临床所说的息肉多为非肿瘤性息肉,肿瘤性息肉统称为腺瘤
02:39
直肠出血有什么症状
直肠出血的症状是大便带血。大便带血分两种情况,一种是暗红色,一种是鲜红色。如果是暗红色血,可能是肠道出血,如结肠息肉或其他肿瘤,或其他炎症,或其他原因引起出血。如果是鲜红色出血,可能是直肠或肛门近端出血,如痔疮、息肉、肛裂或其他疾病引起出血。直肠出血要根据大便带血的颜色是鲜红还是暗红,或伴有或不伴有其他症状判断,如肛门疼痛或腹泻,腹部症状,全身功能性症状,根据综合情况判断是痔疮出血还是其他出血。
02:24
直肠出血能上痔疮膏吗
直肠出血能否用痔疮膏,依据出血量决定。直肠出血如果较轻微,可用痔疮膏。如轻微的痔疮,偶尔大便干,或吃辣椒、喝酒、坐时间较长,偶尔一次引起直肠出血,可以外用痔疮膏,这样能缓解症状。但是若直肠出血时间比较长,出现痔疮脱出、直肠息肉、直肠肿物、直肠癌、直肠溃疡,用痔疮膏可能只能缓解症状。如果是肿瘤,可能痔疮膏或外用药无明显效果。所以用药前需明确诊断,应做直肠指检或镜检。但是若其他原因引起出血,要诊断明确,进一步治疗,只是靠痔疮膏很难彻底止血。
02:28
直肠息肉出血怎么办
直肠息肉出血后要做一些基本的检查,如指检或肛门镜检查,明确直肠出血原因,再针对病因进行治疗。若痔疮出血不太严重或出血量不太大,不频繁,可口服止血药或外用栓剂、膏剂等止血。如果是其他原因,比如直肠息肉、直肠肿瘤、直肠溃疡引起出血,要明确性质,比如如果是肿瘤要手术治疗;如果是息肉,要把息肉切掉;如果是直肠溃疡,可考虑按直肠溃疡治疗原则来治疗。如果直肠出血,只是吃药或用栓剂,长此以往会导致误诊,或其他疾病按痔疮治疗会耽误病情。
直肠息肉症状有哪些
直肠息肉是一种发生在直肠粘膜表面的一个或者多个的隆起性病变,直肠息肉的出现和肠道感染以及家族性遗传疾病有关系。直肠息肉发作时患者会有腹部疼痛,息肉脱出,大便异常和反复大便感。
直肠息肉的病因是什么
直肠息肉可能是基因遗传等先天性因素所致,与日常不良饮食习惯也有密不可分的关联性。而如果直肠黏膜受到严重的机械性损伤,则也会引起异常增生,从而形成息肉。另外,还有可能是长期炎症刺激或者血吸虫病、慢性便秘等病症诱发。
02:26
直肠糜烂是怎么引起的
糜烂和溃疡,都是黏膜面的缺损。糜烂是病变损伤没有超过黏膜肌层,如果突破粘膜肌层,就叫溃疡。直肠糜烂一定是内镜下的诊断,是直肠上的一种黏膜的浅损伤,是机体里面的损伤因素,超过了机体的修复因素,最常见的是细菌感染,或者一些物理因素,还有一些自身免疫因素。细菌感染,菌力的主攻方向是直肠一直到结肠,它可以导致黏膜的损伤,这种损伤在局部随着细菌的增殖会加重,导致出血,红白细胞增多。物理因素,就是有些人用开塞露,摩擦会导致糜烂。还有自身免疫因素,攻击自己的肠道黏膜。
患直肠增生性肠息肉的原因
患有直肠增生性肠息肉有可能是患者肠管比较长,也可能是有炎症。患者一定要做病理检查,部分患者做完病理检查,结果是粘膜增生性炎症;但部分患者的病理结果是腺瘤一级,甚至属于二级,这种情况,做完结果都应该去找主管大夫,或者是门诊医生、首诊负责治的大夫,做进一步的治疗和指导。
语音时长 00:56

2018-09-14

54819次收听

直肠息肉是什么
直肠息肉泛指直肠粘膜表面向肠腔突出的隆起性病变,做乙状结肠镜或全结肠镜,能够发现有凸起就叫直肠息肉或者结肠息肉。有可能患者精神上有点抑郁或长期的气滞血瘀或便秘或是经常拉稀,有可能是炎症,也可能是腺瘤,建议直肠息肉的病人最好到医院做肠镜检查。
语音时长 00:56

2018-06-13

55028次收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