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语音答疑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分泌性中耳炎是什么

发布时间:2020-03-0557089次收听

语音内容:

分泌性中耳炎是一种以中耳积液和听力下降为特点的一种中耳腔内非化脓性的中耳炎。

分泌性中耳炎在儿童期间最多见,发病率非常高,也是造成儿童听力下降的主要原因之一。分泌中耳炎也叫渗出性中耳炎、浆液性中耳炎、卡他性中耳炎、鼓室积液等,现在都统一命名为分泌性中耳炎。

分泌性中耳炎分为急性或慢性,慢性分泌中耳炎是由于急性分泌中耳炎迁延而来,无论是急性中耳分泌性中耳炎是慢性分泌性中耳炎治疗原则和方法都差不多。

分泌性中耳炎看似是一个比较小的病,但实际上引发分泌性中耳炎原因有很多,甚至于有恶性的疾病,比如成年人中的单侧的分泌中耳炎,要高度警惕鼻炎癌的发作,鼻咽部肿物,因此对于分泌性中耳炎,是要给予高度的重视。分泌性中耳炎,如果得不到一个及时地治疗,会继续发展从而产生黏连性中耳炎,甚至于导致鼓膜的这种穿孔,内线出现中耳胆脂瘤等一系列更重的中耳的疾病。从而破坏中耳腔内的正常的结构,导致听力不可逆的损害。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相关推荐

小孩得了分泌性中耳炎如何治疗
小儿得了分泌性中耳炎,可以通过药物或者手术的方式来进行治疗。药物治疗主要是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相应的抗生素,或者说口服粘膜促排剂,改变咽鼓管表面的张力,从而提高咽鼓管开放的张力。还可以口服一些糖皮质激素类的药物,这样也可以很好的治疗和缓解分泌性中耳炎。如果药物治疗效果不明显,或者是没有效果,则可以通过手术进行治疗。小儿分泌性中耳炎的治疗方式主要是做鼓膜穿刺,或者是鼓膜切开手术。如果小孩患有分泌性中耳炎的同时,鼻子也有鼻塞的现象,则需要进行鼻部疾病的检查。如果鼻部伴有腺体肿大或者是鼻息肉的情况,则需要结合相应的鼻部手术来进行治疗,这样才能更好的治疗分泌性中耳炎。
语音时长 01:08

2021-01-21

91843次收听

分泌性中耳炎的好发人群有哪些
分泌性中耳炎多发生于免疫力低下的儿童群体,久治不愈的急性中耳炎患者,和因鼻咽部肿瘤、腺样体肥大等疾病导致的咽鼓管梗阻患者。
分泌性中耳炎有哪些后遗症
分泌性中耳炎积液堵塞耳道,常出现听力下降的表现,严重时会导致耳聋、耳鸣,炎症蔓延时,也可引起面瘫、脑膜炎等后遗症。
分泌性中耳炎传染吗
分泌性中耳炎不会传染。该病不是传染性的疾病,而且已经有临床资料证明,分泌性中耳炎的患者并不是传染源,因此该病是不会传染的。患者也无需有这种顾虑,可以正常的生活、工作以及社交。
耳朵有积液怎么办
耳朵有积液,可以药物治疗、鼓膜置管、咽鼓管球囊扩张等。耳朵里积液主要见于两种:一种就是鼓室腔积液,主要是指分泌性中耳炎,治疗可以选择药物治疗,有鼻喷达芬霖、使用抗生素、激素,还有促使分泌物排泄的药物,如切诺、欧龙马等等,除了药物治疗。还可以采取鼓膜置管、咽鼓管球囊扩张等治疗方法,一般而言绝大多数的患者经过药物治疗之后得到治愈,少部分患者需要进行有创伤的治疗。除了中耳积液,还有内耳积液,即常说的膜迷路积水,主要见于梅尼埃病,主要是给予系统的糖皮质激素的治疗,以及其他治疗,比如活血化瘀的中成药的治疗等等。梅尼埃病的治疗还涉及到一个静止期的治疗,即避免梅尼埃病急性发作的治疗。
语音时长 01:38

2020-04-16

59202次收听

分泌性中耳炎怎么治疗
分泌性中耳炎怎么治疗临床上分泌性中耳炎主要的是由于咽鼓管堵塞所导致的,临床治疗分为两大块:一个是药物治疗,药物治疗我们主要的鼻喷一些收敛粘膜血管的药物如达芬霖,内舒拿也可以使用,同时口服抗生素、激素药物,主要的是激素,激素能减轻咽鼓管粘膜的水肿,通畅咽鼓管,还可以同时使用欧龙马这些药物,它促使分泌性中耳炎鼓室腔的分泌的液体排泄出来。这些药物的治疗,我们一般的要至少持续一个月的时间,然后观察病情1~3个月,甚至3~6个月,如果患者病情不能改善,听力下降明显,我们就要考虑一下,通过手术的治疗方法。目前通过手术的治疗方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鼓室的置管,一种就是咽鼓管球囊扩张的方法。还有一些其他的导致咽鼓管堵塞分泌性中耳炎比如儿童患者腺样体肥大,那么我们要进行腺样体肥大的摘除手术。
语音时长 01:41

2020-04-16

61786次收听

分泌性中耳炎严重吗
分泌性中耳炎严重吗?我们说分泌性中耳炎主要的是由于咽鼓管堵塞中耳腔负压,然后中耳腔出现分泌物集聚,这些液体的积聚,然后出现患者的耳鸣、耳闷、听力下降这些症状。患者出现了听力下降,如果得不到及时的治疗,中耳腔的那个积液,逐渐的变浓稠,有可能出现鼓室的硬化,然后鼓膜内陷与鼓室内的鼓岬等结构粘连,导了中耳粘连。到鼓室硬化、中耳粘连这个阶段那么治疗是非常棘手的,术后处理也是非常复杂,所以我们临床上一般的是在出现分泌性中耳炎的症状,一般要先用药物治疗,然后观察3~6个月或者是1~3个月再采取,不行再采取了手术治疗。所以、总而言之,分泌性中耳炎是相对严重的,临床上需要积极的进行治疗,避免的出现患者听力下降,或者是听力下降之后经过手术治疗不能恢复的严重的状态。
语音时长 01:41

2020-04-16

64985次收听

分泌性中耳炎是怎么引起的
引起分泌性中耳炎的原因非常多,非常复杂。主要原因有咽鼓管功能不良,还有感染的原因,还有免疫的学说。主要解释一下,咽鼓管功能不良,咽鼓管连接我们的鼻咽部和耳朵之间的一个管道,它起的一个主要的作用。把鼻腔里的气体通过吞咽、打哈欠短暂的咽鼓管开放,把气体输送进中耳腔内。因为中耳腔里有粘膜结构,会不断地吸收新鲜的气体。如果咽鼓管功能出现了障碍,对于中耳腔里气体的输送不够及时。当中耳腔内的气体被消耗完之后,气压就成为一个负压状态。当中耳腔出现负压的情况下,中耳腔里血管的通透性就会增高。然后血清就会通过血管渗到中耳腔里,从而形成中耳的积液,这也就是咽鼓管功能不良,导致出现分泌性中耳炎的一个产生的机制。
语音时长 01:33

2020-03-05

57085次收听

03:00
什么是分泌性中耳炎
分泌性中耳炎是一种以中耳积液和听力下降为特点的中耳腔内非化脓性的中耳炎。这种病症儿童发病率较高,也是造成儿童听力下降的主要原因之一。分泌中耳炎还有很多叫法,比如渗出性中耳炎、浆液性中耳炎、卡他性中耳炎、鼓室积液等。分泌性中耳炎分为急性或慢性,慢性分泌中耳炎是由于急性分泌中耳炎迁延而来,区分急性中耳炎和慢性分泌性中耳炎以两个月、三个月为界。急性分泌性中耳炎和慢性分泌性中耳炎治疗原则和方法差异不大。分泌性中耳炎得不到及时治疗会继续从而产生黏连性中耳炎,甚至导致鼓膜穿孔,内线出现中耳胆脂瘤等一系列更重的中耳疾病。所以对于分泌性中耳炎要给予高度重视。
03:03
分泌性中耳炎症状
急性分泌性中耳炎在发作之前,通常有感冒病史或气压急剧变化史,发作时会感到耳痛,听力下降,耳堵、有闷塞感。分泌性中耳炎,在夜间病情会加重。慢性分泌性中耳炎,发病比较隐蔽,不能明确描述发病时间。当耳朵里分泌物粘液较稀薄的时候,随着头部位置的摆动,出现听力变化。小孩子因为不能明确地描述自己的听力变化,往往会被忽视,所以家长要多注意观察孩子的听力症状。分泌性中耳炎,还有就会产生一种耳鸣的声音,多是一种比较低调的,比如轰的这种低调的耳鸣声。当分泌中耳炎液体比较稀薄时,打哈欠或者是擤鼻涕的时候,就可以听到耳朵里面有水过气泡的声音。
02:21
分泌性中耳炎怎么引起的
引起分泌性中耳炎的原因非常多,主要原因有咽鼓管功能不良、感染的原因、免疫系统下降。咽鼓管连接是鼻咽部和耳朵之间的主要管道,主要将鼻腔里的气体通过吞咽打哈欠短暂的咽鼓管开放的形式,把气体输送进中耳腔内。如果咽鼓管功能出现障碍,对中耳腔里气体的输送不及时。当中耳腔内的气体被消耗殆尽之后,气压成为负压状态,中耳腔里血管的通透性就会增高,血清通过血管渗到中耳腔里,从而形成中耳积液。所以咽鼓管功能不良,导致出现分泌性中耳炎的一个产生的机制。
02:48
分泌性中耳炎的检查方法有哪些
分泌性中耳炎的检查方法主要是依靠局部的体检,观察患者的鼓膜,正常情况下,分泌性中耳炎的鼓膜,是内陷状态;正常的鼓膜是半透明瓷白色的颜色,当液体不多时,可以透过鼓膜能看到中耳腔里有积液的水平面。如果当液体较多时,鼓膜向外膨隆,对于4岁以下儿童,做声导抗的检查。声导抗正常的情况是A型曲线,出现了鼓室的积液,是B型曲线,出现了鼓室的负压状态是C型的曲线。还有纯音测听。因为测听可以更加准确地判断听力的性质,还有听力损失的程度。
02:28
分泌性中耳炎能自愈吗
分泌性中耳炎的发病率非常高,尤其是在儿童时期,几乎是所有的儿童都会因为感冒或者是慢性的鼻炎,这些疾病来诱发分泌性的中耳炎。大多数的分泌性中耳炎是可以自愈性的,有自限性将中耳腔里的积液自行吸收,通过咽鼓管排出。可以自愈治疗分泌性中耳炎,首先是要治疗原发病,比如感冒、慢性的鼻窦炎、腺样体的肥大、慢性扁桃体炎。这些疾病可以给予鼻部粘膜的促排剂。也可以给予粘膜的收缩剂。病情比较重的患者也可以给予一定的抗生素。还要密切观察病情变化,以防出现长期的分泌性中耳炎迁延不愈的情况。尤其是成年人单侧的分泌性中耳炎,要密切的随访。要鼻咽部的检查,排除鼻咽部肿物,导致出现分泌性中耳炎的这种危险。
分泌性中耳炎症状
分泌性中耳炎前期症状很多。有的患者会出现耳鸣,并且是间歇性的耳鸣。耳鸣的声音通常都是泪水噼噼啪啪或者是嗡嗡的声音,有的患者甚至会出现流水声。耳鸣症状时有时无,但是当患者打哈欠时,或者晃动大脑时,就会出现更加明显的耳鸣。另外有时患者擤鼻涕时,耳朵都会出现水流极速通过的声音。
分泌性中耳炎是怎么引起的
分泌性中耳炎可能是中耳炎治疗不当、咽鼓管受压梗阻、淋巴回流障碍等引起的,患者需根据自身情况和医生建议进行针对性治疗,日常还需注意患处的清洁卫生,以免病情恶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