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语音答疑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结肠息肉注意哪些

发布时间:2020-03-1158320次收听

语音内容:

结肠息肉要注意按时肠镜检查,保持心情愉悦,合理的饮食。

排便有浓血了,随时到医院去做检查。做了肠镜有便秘了,甚至一周就排便一次,有大便出血,有暗红色了,也要随时到医院检查。要心情要高兴,如果说生气了,把这个气散出去,中医叫做气滞血瘀,血瘀时间长了,气行不了,血也行不了,就可能会长肿块。

所以心情好、活好每一天是最主要的。得了结肠息肉是息肉不是得了癌症,息肉有可能是炎症,一般吃点肠道的消炎药就好了。息肉有可能是腺瘤,腺瘤长成癌,至少还要需三五年的时间,切除了,再复查也会好的。最主要的是要心情好,注意争取不要拉稀,也不要便秘,要合理的饮食,争取做到每天排便1到2次,或两天排便一次。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相关推荐

02:11
增生性肠息肉会癌变吗
增生性息肉有可能出现癌变。增生性息肉的临床表现不一,早期没有任何症状,一般临床表现有腹痛、腹泻、便血、大便中含有粘液等。息肉的大小是不等的,可以为带蒂的、广基的、单个、分散分布和聚集等。肠息肉一般分为三种:第一、增生性息肉。第二、炎症性息肉,第三、腺瘤性息肉。息肉的癌变率和息肉大小呈正相关的。比较容易出现癌变的息肉通常是腺瘤性息肉,增生息肉是不容易诊断出来的疾病。早期只能从预防上入手,患者做电子结肠镜检查的时候是可以发现病灶的。对于早期的增长性息肉,可以给予病灶的切除,然后做病理穿刺活检来明确诊断和鉴别诊断。如果发现是恶性的,建议尽早的扩大范围切除治疗。
02:03
结肠息肉一定要手术吗
结肠息肉不一定要手术。结肠息肉主要的病理类型包括炎症性息肉,增生性息肉,腺瘤样息肉,还有错构瘤样息肉。炎症性息肉和增生性息肉的癌变风险较低。如果发现数量较少,体积较小的炎症性息肉和增生性息肉,可以定期监测结肠镜,关注其变化,暂时不需要处理。腺瘤样息肉和锯齿样惜肉是有一定的癌变风险的,需要进行手术,可以选择结肠镜下切除术。结肠息肉目前发病的原因不明,可能跟个人的体质有关,有一定的复发风险,所以在结肠息肉切除术之后,还要定期监测。
肠息肉能够治愈吗
通过内窥镜检查方法彻底清除肠息肉,则可以治愈。但是肠息肉主要与基因有关,即遗传易感性。在每次检查中,由于息肉易于生长,因此可以去除肠息肉。也许这一次病人看到的息肉已经被切除,息肉很快就会出现在肠的其他部位,新的息肉需要再次切除。如果患有肠息肉,则需要定期进行结肠镜检查。对于已经恶变并发展的息肉,可能需要进行根治性手术以切除肠段,更严重的患者可能需要手术或放疗和化疗以巩固其疗效,但总体疗效也相当好。对于进展非常严重的患者,肿瘤已变为恶性和转移性,可能无法从根本上治愈。
语音时长 01:04

2021-04-09

88060次收听

结肠息肉术后饮食注意事项
结肠息肉手术后的饮食非常重要,具体饮食要根据术后日期进行调整。原则上术后第一天只建议流质饮食,不允许过量进食。最好少食多餐,并在进食前先喝些热水。如果没有不适,可以吃米汤和其他食物。原则上不建议使用高蛋白流质饮食,如牛奶。当胃肠道逐渐习惯流质饮食时,可以给患者适当的补充。切记不要吃油腻,辛辣和其他刺激性食物,尝试在适度的温度下尽可能少吃。建议多吃些蔬菜或米汤等容易消化的食物,蛋白质可以适当食用,需要充分考虑患者的身体状况,不要着急,进食时请遵循医生的建议。
语音时长 01:00

2021-04-09

89059次收听

肠息肉的预后如何
肠息肉的预后需要取决于病症是否已经癌变,以及是否有结肠癌家族病史。如果只有单个小息肉,则息肉切除术可能是预防结肠癌的好方法。但是如果息肉已经癌变,就必须通过癌症来判断。该癌是否浸润更深,是相对较早还是相对较晚以及是否已转移,所有这些都明显影响预后。如果有结肠癌家族史,应及早发现肠息肉并及早解决,因为这种类型的肠息肉更容易发生恶变。治疗原则一般是内镜下切除,但也要结合内镜手术。由于学者认为肠息肉,特别是腺瘤性息肉是癌前病变或病状,因此应定期检查和治疗肠息肉患者,并应注意便血和排便习惯的改变。
语音时长 01:13

2021-04-09

96834次收听

肠息肉的早期症状
肠息肉的早期症状不明显,有些人会感到腹痛和腹胀。肠息肉主要是由肠道系统的长期炎症引起,导致肠粘膜异常增生。早期患者的肠粘膜会出现腺瘤样隆起,但由于肠息肉相对较小,因此不会影响肠系统。随着肠息肉的逐渐增加,患者的症状将逐渐出现。由于肠息肉引起的粘膜发炎,有些人会感到腹部钝痛。由于肠息肉会影响肠粘膜的功能,因此肠的吸收和分泌功能会逐渐减弱,肠中的气体和养分无法被吸收,从而导致肠中的气体过多积聚,因此有些人可能会感到腹部胀气。在饮食方面,有必要避免进食辛辣、油腻的食物。如果发现息肉,最好通过手术切除来治愈,但容易复发,需要定期检查。
语音时长 01:06

2021-04-09

105276次收听

结肠息肉的危害有哪些
结肠息肉可能会癌变,息肉刺进肠壁,引起不适感,导致营养不良等。结肠息肉会遗传,双亲都有结肠息肉癌变的风险也很大,所以重视治疗很重要。
结肠息肉严重吗
结肠息肉是结肠和直肠隆起性病变的总称,包括了肿瘤性和非肿瘤性病变,肠息肉大小不等,可以为带蒂的也可以是广基的,可以是单个或分散分布,也可以是很多息肉聚在一起,可以分辨与结肠至少某一段,也可以累积全结肠和直肠。在未确定病理性质之前,统称为息肉。肠息肉有癌变的可能。根据最新的文献报道,从腺瘤性息肉发展到癌至少需要5年,平均在5~10年。是否癌变,主要跟息肉的大小和类型有关。肠息肉并不可怕,建议40岁以上的人群,最好1~2年做1次肠镜,尤其是家庭有肠癌或息肉史,长期排便异常的人,更应该及时做肠镜预防肠癌的发生。
语音时长 01:32

2020-03-20

55787次收听

02:40
结肠息肉是什么病
一般的结肠息肉指的是,做肠镜的时候发现有一个凸起的东西,大夫拿病理的钳子,给它取一块组织的时候,肉眼看的就叫做结肠的息肉,这个息肉一般的是在5毫米左右。这个息肉如果取出来了,那么我们一定要给它送病理检查,有可能切出来的组织,就是一个炎性的息肉,有可能是一个腺瘤样的息肉,有可能是一个管状腺瘤,这三种的结论是管状腺瘤最为可怕,它以后就可能过个若干年,它就会长成癌组织,有可能它会形成大的肿块,甚至于危害生命。所以说如果说发现了有结肠息肉的,那是做肠镜得时候发现的,自己可摸不着也看不见,只能发现你可能肚子有点疼,可能有点腹泻,那么你去医院就诊,大夫建议你做肠镜检查。
02:42
结肠息肉的原因
结肠息肉的原因不是很清楚,有可能是遗传性的,也有可能是病理性因素引起的。病理性:长期的腹泻有可能长息肉,长期的便秘,会有毒素的残留,有可能这一阵抵抗力低下,心情不愉悦,有点气滞血瘀,中医叫做百病皆于气,这个气行、血行,这个老生气,血液流通的慢,有可能就会产生一些肿块或斑块。遗传性:如果确实有家族遗传病史,可以积极的去做肠镜去检查,如果确实发现有息肉,就及早的给它切除,如果有便秘,可以去做肠镜检查,如果有肠炎的也可以去做检查。
02:39
结肠息肉术后多久能恢复
一般的小的息肉术后,术后三天左右就可以恢复了,如果小于0。5公分的,当天做肠镜,当天切除息肉,只要当日喝一点热的粥或者是萝卜汤,排了气就可以了。如果说大于0。5公分,小于一公分的,就可以住院,要禁食三天,不能让大便排出,因为排大便,吃了饭了以后就会有肠蠕动,肠蠕动切除的部位,可能会肠壁比较薄弱,可能会产生肠穿孔。这样的情况下,我们一般来说住院一周左右,三天控便,如果说第四天可以吃流食,第五天吃半流食,如果说正常排便没有问题,患者没有腹痛,也没有腹胀,排便基本上没有血就可以出院了。结肠息肉不是特别可怕,我们建议一年做一次肠镜,如果肠镜没有异常,可以改变为以后5年做一次肠镜,如果没有问题就可以了。
结肠息肉如何治疗
结肠息肉怎么治疗朵根据所在部位,是否有蒂,大小及恶性潜能来选择治疗方式。如果患者属于单个病发或者是病发不太严重的话,则是可以通过药物进行控制或者是根治肠息肉,也可以通过中医治疗。如果有蒂的浸润癌,其侵犯尚未超越息肉颈部,均可进行局部切除,治疗时要控制饮食,调理情绪。
结肠息肉的症状及危害
结肠息肉是一种非同小可的疾病,具有较为严重的危害性,较多的朋友受到了该病的困扰,对于肠道健康带来了严重的伤害,且会出现肠道疼痛的症状,为此朋友们要谨防该病的发生,普及该病的症状表现及相关危害,且要重视疾病的治疗工作,积极的治疗才能降低危害性。
结肠息肉怎么治疗
结肠息肉是比较高发和多见的一种病,对于该病可以用药物医治,也可以采取手术的方法,手术包括传统手术,激光手术以及无痛内镜下高频电凝术。另外也可以用一些偏方来治疗,如藕汁郁李仁蛋、瞿麦根汤。
结肠镜检查注意事项
结肠镜检查,已经成为当今比较常见的检查项目之一,结肠镜检查术前,要做好准备工作,前一天尽量只吃无渣半流质食物,特别是不能够摄入纤维类食物,前一天要口服果导、沙可啶等止泻药物,肠镜检查当天不吃任何东西。检查后要注意如果有腹痛情况,及时就诊消化内科,术后1小时可以吃点易消化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