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判断孩子是矮小症
发布时间:2020-03-1252749次收听
语音内容:
如果家长发现孩子在幼儿园或者在学校一直坐在第一排,或者是发现孩子近一年的身高生长的速度赶不上同龄人。学龄期的儿童大概每年要长到五公分到六公分左右,但是有一些孩子在生病之后它会出现一个追赶的生长。所以并不能从一段时间内的生长速度完全来判定孩子是否出现矮小症。
但是如果家长发现孩子一直在班级的第一排或者在幼儿园的第一排,这样就应该及时的给予关注。孩子是否是矮小症并不建议家长自己来进行判定。每年或者是每半年建议家长在体检的时候要问专科医生,让医生来判断孩子是否是矮小。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语音内容:
如果家长发现孩子在幼儿园或者在学校一直坐在第一排,或者是发现孩子近一年的身高生长的速度赶不上同龄人。学龄期的儿童大概每年要长到五公分到六公分左右,但是有一些孩子在生病之后它会出现一个追赶的生长。所以并不能从一段时间内的生长速度完全来判定孩子是否出现矮小症。
但是如果家长发现孩子一直在班级的第一排或者在幼儿园的第一排,这样就应该及时的给予关注。孩子是否是矮小症并不建议家长自己来进行判定。每年或者是每半年建议家长在体检的时候要问专科医生,让医生来判断孩子是否是矮小。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相关推荐
孩子长得矮就矮小症吗
矮小症可以治好吗

矮小症根据其发病原因的不同,有一些是对于干预治疗有非常好的效果,比如说生长激素缺乏症,通过生长激素的治疗只要是治疗干预足够早疗程足够长,基本可以保证将来能够达到一个满意的成人身高。但是对于家族性矮小,对于小于胎龄儿等其他原因所引起的矮小症尽管也用生长激素治疗,但是疗效可能不如生长激素缺乏症的孩子,还有一些比如特纳综合症的孩子由于他的核型的不同,那么对生长激素的反应可以完全是不相同的,有的效果非常好,有的效果就不好。此外还有一些其他伴有基础病的这些孩子给予生长激素治疗是否效果好,这个因人而异强调专病要专治。如果有原发病能够治疗的原发病的情况下,建议要首先积极治疗原发病。生长激素可以是其中的一个选择,但是一定要去正规的医院去专科进行诊断和进行规范化的治疗。
矮小症需要做什么检查

矮小症是一类疾病的总和,矮小症需检查并不是一致的,而是个体化。矮小症只是代表了一个结果,是这类疾病都有共同的特点,或说有共同的临床表现是生长障碍,身高不够,但并不是一个疾病。所以没办法用一个统一的规程,一个流程来判定一定需做哪检查,或不需做哪个检查。矮小实际上是一个排除性的诊断,在诊断的过程中要查找矮小的病因,对于不同原因引起矮小症要给予不同检查,所以是建议患者要到专科医院找专科医生来判定。比如生后的孩子进行生长障碍评估时,还要考虑到母亲在怀孕期间的饮食、疾病情况、用药情况、子宫当时情况都要进行仔细的询问,而且还要询问家族史、家族疾病史、身高等情况。但如果对于一个有明显四肢不匀称这样的矮小症孩子,要注意有没有骨代谢性疾病等,可能还要进行基因的诊断。对于一个青春期矮小的孩子,除矮小症相关的诊断检查之外,还要给予进行青春期发育程度的一个评估。
儿童矮小症治疗费用是多少

矮小症因为它是一类疾病,它不是一个单纯的疾病,所以很难直接说它的治疗费用有多少。大多数人感兴趣的实际上都是用生长激素来治疗矮小症的这部分患者的费用。一般来讲对于不同原因引起的矮小实际上有不同的治疗指南,应用药物的剂量是不同的,而且药物的应用是按照公斤、体重以及青春期发育的状况原发病的情况,以及对药物的疗效来进行判断的,而且这个药物使用的剂量是一个范围,而不是一个固定的数值。所以很难直接就说大概费用是多少要个体化,还建议咨询自己的医生。但是总体来讲,还是建议患者尽早的进行干预和治疗,因为这个药物是根据公斤体重来算,而且青春期后由于雌激素等作用造成对生长激素有一定的抵抗作用,所以还是建议患者要在早期,在体重小,在青春期前进行治疗,这样明显会提高性价比。

什么是矮小症
在相同的条件下,身长一般低于同年龄的两个标准差,或每年的生长速度小于5公分,考虑存在矮小症的可能。具体的要根据不同的年龄段考虑,标准如下:3岁以下的儿童,每年的生长速率小于7公分;3岁到青春期前,每年身高增长的速率小于5公分;青春期时,每年身高增长的速率小于5公分,都可以考虑存在矮小。因此,要从孩子出生后就密切观察每年的生长速率是否低于同龄儿童,如果低于同龄儿要及时就诊,通过内分泌、甲状腺、脑垂体核磁检查,明确是内分泌紊乱还是甲状腺功能异常,或者垂体发育不好引起的;另外,可以检测腕骨片,查看骨龄发育情况,明确诊断病因后,采取相应的治疗。

矮小症的早期症状
如果发现同年龄、同种族、同性别的身长低于两个标准差的时候,每年的生长速率小于7公分,提示可能身材矮小;如果2-3岁到青春期时,每年的生长速率小于5公分,也提示生长缓慢,矮小症的可能。矮小症的症状,早期识别需要家长格外关注,尤其是出生后两年之内或青春期前,定期带孩子测量身高,如果发现明显的低于同性别、同年龄、同种族的两个标准差,要及早就医,识别是否存在矮小症,早期诊断以后,可以为治疗提供准确依据,越早治疗,效果越好。

怎样判断孩子是矮小症
如果发现孩子在幼儿园或学校一直坐在第一排,或发现孩子过去一年的身高跟不上别人的生长速度,建议家长每一年或每六个月,给孩子体检一次,体检时咨询专业医生,让医生判断孩子是不是矮小症。学龄儿童的身高每年会上升到大约五厘米到六厘米,但有些孩子生病后会加速追赶。一段时间内的增长率不能用来确定一个孩子是否患有矮小症。不建议父母自己判断孩子是不是矮小症。

矮小症打针有副作用吗
过敏、局部发红、疼痛、关节滑脱。我们经常使用不良反应这个词,而不是副作用。不良反应包括短期和长期,常见的不良反应第一是过敏,第二是局部发红和疼痛。还有一些罕见的病例,如短暂的水钠潴留发生在治疗的早期,导致眼睑水肿引起头痛,但也有极少数可能导致关节滑脱,这些都是非常罕见的不良反应。只要生长激素用于适应症,其不良反应相对较少。至于长期不良反应,有大量的临床资料表明,没有明确的证据证明生长激素有严重的长期不良反应,也没有明确的证据表明它与肿瘤的发生有着直接关系,所以生长激素仍然是一种相对安全的药物。
矮小症怎么治疗

矮小症一般采取综合的治疗,可以药物、饮食治疗,保证睡眠。甲状腺功能低下的患儿,可以应用甲状腺激素替代治疗。生长激素缺乏症的儿童,可以补充生长激素。对于皮质醇功能减低的患儿,则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等等。还应该做好营养的保障,合理膳食,纠正患儿不良的饮食习惯,营养均衡,合理搭配,保证孩子摄入足够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及微量元素,多吃优质蛋白及富含钙的食物,鼓励孩子多进行户外的运动,保证日晒的时间,一方面可以锻炼身体,促进生长激素分泌和骨骼生长,另一方面还可以增加食欲,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也有利于生长激素的分泌。还应该注意患儿的心理状态,合理的疏导,患儿因身材矮小而产生的焦虑、抑郁、稳定情绪,避免孩子产生社交退缩等,心理的障碍。要注意患儿的心理状态,到专科医院查明原因,针对性的治疗。

矮小症怎样预防
预防矮小症,应该在身体生长发育阶段进行,定期带孩子进行体格检查,观测生长速度,及时记录和分析。对比同龄儿童,生长延迟或偏矮的孩子,更应该注意这点,加强和改善儿童营养状况,督促孩子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保证摄入足够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和微量元素,但千万不要给孩子,吃大量的补品,如人参、蜂王浆等,可能含有激素,刺激儿童提早发育成熟,反而造成矮小。保证孩子充足的睡眠,鼓励孩子合理参加户外体育锻炼,为孩子提供良好的心理成长环境,是至关重要的。如果发现孩子身材明显矮小或者生长发育缓慢,应尽早就医,了解病因,对症处理。
矮小症必须要打生长激素吗
矮小症并非是需要打生长激素的,有些患者也不适合打生长激素,比如甲状腺功能低下引起的矮小、骨骺已经完全闭合但仍然矮小、家族性低血磷性佝偻病性矮小等,都不适合的。身材矮小的孩子需要先去医院检查,根据情况选择适合的治疗方案才行。比如缺钙、微量元素缺乏,遗传等因素,需要及早采取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