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语音答疑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慢性前腺炎严重吗

发布时间:2022-08-0214843次收听

语音内容:

一般慢性前列腺炎并不严重,有自愈的可能。如果长时间未愈,可能导致较多的并发症,甚至影响精液质量,相对比较严重。
慢性前列腺炎属于自限性疾病,症状一般较轻,对生活和健康的影响较小,患者可能出现疼痛、排尿异常、性功能障碍,以及焦虑等情况。多数患者有自愈的可能,因此,慢性前列腺炎并不是严重的疾病。但部分慢性前列腺炎患者,病情迁延不愈,可能导致慢性精囊炎、后尿道炎、附睾炎、膀胱炎等,甚至有可能导致精液质量下降。这时,属于相对比较严重的情况。
建议慢性前列腺炎患者,注意清淡饮食、保持会阴部清洁卫生、多饮水、避免久坐。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相关推荐

03:33
得了慢性前列腺炎的早期症状
患有慢性前列腺炎时,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盆腔区域疼痛不适、排尿异常、性功能障碍以及精神心理症状等。疼痛主要表现为长期反复的盆腔区域疼痛或不适,包括会阴部、下腹部、耻骨部、腰骶部、肛周部等。排尿异常会出现尿频、尿急、尿不尽、尿痛、尿道灼热、排尿等待、排尿无力、尿线变细、尿分叉或尿中断等。精神心理症状指的是会出现头晕、乏力、记忆力减退,甚至精神抑郁、焦虑等症状。慢性前列腺炎在明确病因,对症治疗的同时,可以考虑中医药辨证论治治疗,可以吃普乐安片。中医认为,它的作用是补肾固本,可用于肾气不足、腰膝酸软、尿频、尿急、尿不尽以及尿滴沥等症状的改善。
02:37
卵磷脂小体两个加号是怎么回事
磷脂小体如果两个加号,说明有轻、中度前列腺的炎症,一般炎症不是较严重,基本上是轻度前列腺炎。临床上,经常会碰到一些男性的患者,诉说小便不通畅,排尿有尿等待,即小便前有数秒钟的等待时间,才能将小便排出。另外,可能还有一些残尿感,如排尿以后总觉得还未排尽,膀胱内还有剩余的尿液。另外,是小便的不畅,小便冲力量下降,小便滴沥不尽情况,甚至会出现尿频,或尿急,或尿痛的情况。该情况要高度的怀疑是前列腺发炎的情况,在诊断前列腺炎时,经常会做一些检查,其中前列腺按摩,取前列腺液来进行前列腺液的镜检,是较常用的方法,在显微镜底下观察,除白细胞外,还有卵磷脂小体。
01:40
慢性前列腺炎怎么调理
慢性前列腺炎是不良生活习惯造成的,且大多数属于退行性变,对人的损害、影响是有限的。第一不要对前列腺炎有太大的压力,实际上前列腺炎是慢性劳损退行性变,当有压力的时候可以使症状加重,所以首先要解决对疾病的压力,像工作、生活的压力要正确的处理。第二尽量作息要规律,不要熬夜,生活作息要规律。第三已婚的人建议性生活要规律。第四不要长时间久坐,一般一个小时左右,要起来活动一次。第五对于刺激性的食物要适度进食。
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方法有哪些
治疗慢性前列腺炎必须尽快完全戒掉手淫、切除包皮,避免感冒,忌酒精、辛辣食物,避免久坐,服用前列腺炎药物,如前列舒通、翁利通、癃闭舒等,合理膳食,少食辛辣刺激性食物,多食新鲜的蔬菜和水果,注意会阴部卫生清洁,可口服前列康,使用抗生素、同时配合物理治疗,以及中医中药治疗或植物药治疗。手淫、包皮是前列腺炎最常见原因。一般治愈需半个月或者一个月,建议尽量保持自己原有治疗方法。前列腺疾病治疗比较慢,症状严重时建议去当地三甲医院,确定病因,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用抗生素进行治疗。慢性前列腺炎多数具有尿路感染病史,多表现为尿频、尿急、排尿不尽等,主要是病原体感染。饮食治疗效果不太好,急性期建议选择足量、敏感的抗生素进行治疗,疗程至少4~6周,症状缓解可停药观察,症状不缓解应调整抗生素。
语音时长 01:38

2020-01-09

62954次收听

02:09
尿后有精液流出是怎么回事
患者在发现排尿以后,尿道外口有少量的透明的液体流出,一般是尿道球腺的液体或者是前列腺的液体,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精液,临床上称为前列腺漏,常常提示慢性的前列腺炎。前列腺漏的患者前列腺分泌旺盛,或者尿道球腺分泌旺盛,在排尿收缩的动作以后,前列腺液会通过尿道流出。慢性前列腺炎通过前列腺液的细菌培养,明确是细菌性的还是无菌性的。无菌性的前列腺炎,要改善临床症状。细菌性的前列腺炎,可以进行规律的抗生素治疗,改善慢性前列腺的症状。
慢性前列腺炎食疗
慢性前列腺炎主要的临床表现是尿频、尿急、尿不尽、会阴部肛门区域的坠胀疼痛感,对慢性前列腺炎的治疗,需要加强生活护理,尤其是需要注意饮食方面的治疗。在饮食方面需要注意尽量清淡一些,不要吃辛辣刺激的食物,比如葱姜蒜辣椒等尽量少吃或者不要吃,不要喝浓茶、咖啡等有刺激性的饮料,而且需要戒烟戒酒。平时可以多吃一些新鲜的蔬菜瓜果,多补充维生素,必要时也可以吃一些含锌量比较高的食物,比如生南瓜子,有利于保护前列腺。除了饮食方面之外,还需要注意加强生活护理,平时不要熬夜,不要久坐,不要憋尿,不要长时间的开车以及骑自行车,需要注意控制性生活的频率,性生活不能过于频繁。每天适当的进行锻炼,保持良好的心态,都有助于慢性前列腺炎的治疗。
语音时长 01:30

2019-12-19

56341次收听

慢性前列腺炎的危害是什么
慢性前列腺炎的危害性,首先会引起一点儿诸如尿道疾病以及睾丸疾病等等全身性疾病的发生;其次,还会引起患者的性功能受到诸多不良的影响,甚至会引起诸如早些以及阳痿等等;最后还会影响了患者的生育能力,伤害了家庭幸福。
慢性前列腺炎有什么症状
慢性前列腺炎的主要症状是反复出现的尿频、尿急、尿不尽,肛门、会阴区、小腹部的坠胀疼痛感,部分患者还会伴有一些焦虑、烦躁、抑郁等不良的心理情绪。慢性前列腺炎的长期存在,部分患者还会出现勃起功能障碍、早泄等情况。慢性前列腺炎主要分为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和慢性无菌性的前列腺炎。如果患有慢性的前列腺炎,需要及时的去医院泌尿外科,通过前列腺液的常规检查、彩超、直肠指检等检查来明确前列腺炎的类型。如果是细菌性的前列腺炎,需要使用敏感的抗生素进行规律的治疗,通常情况下可以选取喹诺酮类的抗生素,或者头孢类的抗生素以及大环内酯类的抗生素来进行治疗。治疗期间需要注意加强生活护理,注意饮食清淡,不要吃辛辣刺激的食物,不要久坐、憋尿。必要时也可以进行一些物理治疗,比如温水坐浴、局部按摩、微波、短波等治疗方式,来改善前列腺炎的症状。
语音时长 01:41

2019-10-15

63497次收听

慢性前列腺炎的症状
慢性前列腺炎的症状多种多样,错综复杂。主要包括排尿方面、局部躯体方面以及全身方面等症状。每一个慢性前列腺炎患者的症状会有很大的差别。1、排尿方面的症状。出现慢性前列腺炎时,可出现尿痛、尿频、尿急、尿分叉、尿不尽的感觉,排尿无力的感觉。有时像老年男性前列腺增生的症状有点相似。2、局部躯体的症状,表现出会阴这个区域,会出现疼痛不适或胀痛等症状。具体部位包括阴囊部位、肛门跟阴囊之间部位、小腹部、双侧的腹股沟,以及后面的腰骶部。这些部位都可以出现疼痛不适的症状。3、全身方面症状,表现出从精神状态方面出现异常,可表现出失眠多梦,甚至出现焦虑改变,严重者可引起抑郁症等。因此出现慢性前列腺炎时,应及时到正规的医院进行规范治疗,以防止出现其严重的并发症。
语音时长 02:15

2019-08-27

54501次收听

慢性前列腺炎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慢性前列腺的治疗了方法有以下四种,第一种是注射疗法,全身用药,帮助治疗;第二是物理疗法,改善局部的血液循环;第三种是抗生素疗法,服用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药物;第四种就是中药疗法,通过吃中药进行调理。
什么是慢性前列腺炎
出现慢性前列腺炎的情况,患者需要及时进行治疗。一般来说,导致慢性前列腺炎发生的主要是细菌的感染,这是一种常见的泌尿系统疾病。而在患病以后,患者需要通过药物和运动的方法进行治疗,同时也需要注意日常的饮食。
慢性前列腺炎严重吗
生活中很多男性朋友,在得了前列腺炎之后不积极治疗,发展成为慢性前列腺炎,严重影响了男性朋友的身体健康。慢性前列腺炎不严重,也不可怕,我们要积极治疗,改变生活习惯,有一个健康的心态肯定能治愈的。
慢性前列腺炎的症状
慢性前列腺炎的症状主要是分几大块,因为前列腺它在尿道和膀胱之间,一般尿路症状,比如尿频、尿急、尿痛。第二大块就是盆腔疼痛,小肚子疼,耻骨联合会阴部等等的疼。第三大类,可能引起性功能障碍,间接影响性功能障碍,有前列腺的病人可能容易导致早泄,阳痿也是间接的,因为尿频、尿急、尿痛,它可能主要是心理上的阳痿,还有时间长了可能造成一个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比如失眠、焦虑、紧张,前两类是最主要的,就是尿路症状,尿频尿急尿痛尿分叉等等,还有盆腔疼痛,主要是这前面两类,后面就是间接的影响,就是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焦虑、睡眠不好,还有性功能障碍也是间接影响,主要是这四大类。
语音时长 01:37

2018-09-14

62574次收听

无菌性前列腺炎吃啥药
无菌性前列腺炎可以采用一些中药控制,此外更需要树立治愈的信心和打持久战的决心。相信无菌性前列腺炎是可以治愈的,这已经得到越来越多的案例证实。无菌性前列腺炎是有很大难度的,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我们极大的毅力和决心,甚至要改变我们以往的生活习惯。
02:24
慢性前列腺炎食疗
慢性前列腺炎患者的食疗,首先需要注意多吃利尿食物;其次,建议多喝温开水,勤排尿;再者,需要注意保持饮食清淡。对于慢性前列腺炎患者来说,经济条件许可下可以多吃一些利尿的食物,以及花粉制剂,利尿的食物,比如南瓜子。南瓜子,不但对前列腺增生的患者有好处。对于慢性前列腺患者也有很大的好处,最好生吃南瓜子,花粉制剂,比如油菜花粉,松花粉等,另外平时一定要多喝一些温开水,勤排尿。保证充足的睡眠,最主要的不要熬夜,多吃一些清淡新鲜的水果蔬菜等,不要吃油腻,煎炸烧烤,辛辣刺激等食物,一定要注意自我保健,加强身体的锻炼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