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语音答疑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咽炎是生气引起的吗

发布时间:2021-04-2086396次收听

语音内容:

咽炎是和情绪有一定的关系,如果患者的情绪受到刺激时会导致出现慢性咽炎,而且还有可能会反复发作。

当患者出现咽炎的病症时,一定要学会调整自己的心态,不要有太大的精神压力,也不要经常性的生气。还应到当地医院进行系统性检查,在医生指导下口服抗生素类的药物做治疗,如症状较为严重时,配合雾化吸入药物,能够很好的消除咽部的炎症。

日常饮食应以清淡易消化的食物为主,减少吃辛辣刺激油腻的食物,出门的时候做好防护措施,佩戴口罩避免张口呼吸,也能够避免异物进入到口腔之内。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相关推荐

嗓子呼吸有滋滋声什么病
呼吸时嗓子发出滋滋声,考虑咽喉部有痰液,通常是有呼吸系统炎症性疾病引起,如急慢性咽炎、急慢性扁桃体炎,或者是急性气管支气管炎、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加重、慢阻肺急性加重、支气管扩张并感染等。此外,呼吸时嗓子发出滋滋声,还和饮食习惯有很大关系,如吃了过多太甜、太咸、生冷、油腻食物。细菌感染引起,用抗生素抗感染治疗,如青霉素类的阿莫西林、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头孢菌素类的头孢羟氨苄、头孢呋辛,大环内酯类的阿奇霉素等。病毒感染所引起,用抗病毒药物或者中医辨证治疗。
语音时长 02:05

2021-12-30

76324次收听

03:05
咽喉有滤泡正常吗
咽喉有滤泡是正常的现象,主要看滤泡数量有多少。滤泡数量较少的、咽喉部没有明显症状的,不需要特殊处理。咽喉部位、淋巴组织聚集会形成滤泡,堆积在咽喉处属于正常的现象,这种情况下滤泡往往比较少,不影响到身体健康。咽喉出现滤泡,多数是由于咽喉部的炎症刺激引起,像感冒、急性的上呼吸道感染,都会导致咽喉部出现滤泡增多、增大,患者会出现咽喉部疼痛不适,出现明显的不适症状,给与消炎、抗感染的治疗可以减少滤泡,使滤泡逐渐恢复到正常的范围。对于咽喉部没有出现不适情况,一般可以进行观察,不需要特殊的处理。咽喉部出现滤泡,每个人的情况都不一样,对于出现不适情况的,建议去耳鼻喉科就诊,了解身体状况。
喉咙有异味腐臭味但不疼是怎么回事
喉咙有异味、腐臭味,但是疼痛不明显,第一个就是感染。当咽喉有厌氧菌感染的时候,病人会有异味和腐臭味儿,这时候检查的时候,通常咽喉会有一些分泌物,并且臭味很重,通常需要给与病人抗感染以及抗厌氧菌感染的治疗,比如说抗生素或者是替硝唑等这些药物进行治疗。如果是口腔有牙龈的感染,最容易导致有异味,可以给与漱口水,以及口腔科进行就诊,进行牙龈的处理,这样可以根治病人腐臭味儿。第二种情况就是咽喉的肿瘤,有些病人咽喉的肿瘤当伴有感染的时候,就会出现异味儿、腐臭味儿,这种情况需要做电子喉镜的检查。首先,要发现咽喉部的肿瘤所在的位置、范围,同时要做颈部的CT、核磁的检查,来进一步明确肿瘤的范围。首先要取活检进行病理的检查,病理确诊以后,通常需要手术的切除以及放疗、化疗、免疫治疗等综合治疗,这样才能使咽喉部的肿瘤得到根治。当咽喉有异味、腐臭味儿,有少数的病人可能还是跟胃部,或者是肝部的疾病有关系,所以还要到内科就诊,进行一系列的检查来排除。
语音时长 02:16

2021-10-15

80098次收听

01:40
疱疹性咽颊炎的症状
疱疹性咽颊炎主要表现为咽部不适、咽疼、咽部异物感,吞食时会出现显著的疼痛,小部分患者会伴有发热、恶心、呕吐、乏力的表现。疱疹性咽颊炎是一种急性的卡他性炎症,检查可以发现咽喉部黏膜出现明显的红肿、充血和散在的小水疱。疱疹性咽颊炎一般在10天左右可以自愈。可以用阿昔洛韦溶液或利巴韦林溶液漱口,增加恢复速度,防止发生并发症。个别病人如果治疗不及时或病情反复迁延,容易合并细菌感染,这样会使临床症状和表现变得更加复杂,治疗也较难。
嗓子有异物感是癌症吗
嗓子有异物感一般多见于慢性咽炎,通常和癌症关系不大。慢性咽炎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由于咽部组织的慢性炎症,会导致患者出现咽痛、咽干、咽部烧灼感以及咽部异物感等症状,而且症状容易反复发作,不容易根治。癌症一般是恶性肿瘤的别称,是细胞发生低分化导致的疾病,可能发生在身体各个部位,一般癌症在前期会有一些全身的症状,比如容易疲劳、乏力,经常感觉不适等非特异症状,单纯通过嗓子有异物感一般是不能判断存在癌症表现的,这时可以注意清淡饮食,多喝淡盐水漱口积极观察,如果一段时间后仍然不见好转则需要进行进一步的检查。
语音时长 01:24

2021-04-20

93817次收听

咽喉炎可以吃鱼吗
根据咽喉炎的类型和个人体质而定,绝大多数的咽喉炎病人是可以吃鱼的。咽喉炎是人群中发病较高的常见病、多发病。分为很多种类型,根据起病急缓可分为急性咽喉炎和慢性咽喉炎;根据临床特点分为慢性单纯性咽喉炎、慢性肥厚性咽喉炎、慢性过敏性咽喉炎、反流性咽喉炎等。鱼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佳肴,分为淡水鱼和海鱼。因为鱼富含丰富的优质蛋白、不饱和脂肪酸、各种微量元素和矿物质等,营养价值极高。但是某些深海鱼中含有组胺物质,与一些止咳药、抗菌药、抗肿瘤药等同时服用会引起过敏反应。过敏性咽喉炎,咽喉炎急性发作期或者对鱼过敏的患者,不建议吃鱼,尤其是深海鱼。其他类型的咽喉炎患者可以适当食用。
语音时长 01:22

2021-04-15

64575次收听

02:13
咽炎有哪些病因
咽炎通常是由于病毒、细菌感染导致,或者是由于环境因素等其他因素导致。日常生活中,经常吸烟、饮酒,可能导致机体免疫力低下,甚至诱发咽部黏膜充血、水肿。患者的典型表现为咽干、咽痒,可伴有咽部明显疼痛感,甚至延伸至耳部。随着病情发展,可出现口腔异味或者扁桃体肿大,严重的会出现张口困难等。患者一般需要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抗感染治疗,可使用抗病毒药物,甚至雾化吸入治疗。在恢复期可能要加强锻炼,避免不良的生活习惯,防止这个咽炎的反复发作。
02:02
咽炎咳嗽厉害怎么办
咽炎咳嗽厉害可以用一些祛痰止咳的药物,也可以用一些抗过敏的药物。咽炎一般不会有明显的咳嗽,慢性咽炎引起的咳嗽往往是刺激性的干咳,急性咽炎咳嗽比较厉害,痰会多一些。常用的咽炎药有抗菌素或者去火润喉的药物等等。如果是慢性咽炎,常规的药物效果不好的话可以用一些润喉、祛痰止咳为主的中成药,往往会得到比较好的效果。如果用药后效果不佳,可能导致了上气道的敏感。可加用抗过敏药如咪唑斯汀等。急性咽炎如果在咽痛基础上因为炎症刺激导致咳嗽,要用一些抗生素,炎症及时消退以后,这种刺激性的咳嗽才会快速的缓解。
02:00
咽炎的饮食注意有哪些
咽炎饮食上应注意选择清淡和易消化的食物,比如小米粥、牛奶等,特别是在咽炎急性发作期,也可选择一些有清热效果的新鲜水果和蔬菜,比如苦瓜、西瓜等等,避免辛辣刺激性饮食以及过甜过咸的食物,这些食物会刺激咽部黏膜,导致症状再次出现或者加重。咽炎的患者生活中应保证充足睡眠,适当进行体育锻炼,提高自身免疫力。在平时生活中尽量避免大声说话或者长时间说话,避免强烈咳嗽。应该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注意饭前便后要洗手,避免细菌和病毒的感染。
咽炎最常见的症状
夏天的气候比较干燥,人体水分散失较快。这个时候是最容易患上咽炎的,可是很多人都分不清感冒和咽炎的区别,下面我们来看看咽炎的常见症状是哪些?咽炎的常见症状:1、咽喉中经常有异物感觉,咯之不出、咽之不下。2.、鼻咽干燥不适,有粘稠样分泌物不易
咽炎应做好预防
慢性咽炎是咽部黏膜、黏膜下及淋巴组织的弥漫性慢性炎症,预防慢性咽炎要要注意:多进行室外活动,增强对冷热的适应能力,提高抵抗力;注意天气的冷暖变化,预防上呼吸道感染;注意口腔和鼻腔卫生,及时治疗牙周疾病;少吃过热、过冷、油腻及辛辣刺激食物。
咽喉炎有哪些病因及治疗
咽喉炎是一种很常见的疾病,引起咽喉炎疾病的咽炎有病毒性感染、以及一些慢性慢性鼻炎引起的,主要的治疗发法是药物治疗,或者是注射抗生素药物,进行消炎消肿,日常饮食要以清淡易消化为主。
急性咽喉炎和慢性咽喉炎的区别
一般情况下,咽喉炎是分为两种,一种是急性咽喉炎,而另一种是慢性咽喉炎,其主要是根据咽喉炎的发病原因,发展过程以及症状表现特点来划分的。急性咽炎发病时间急,几天就可治好,但慢性咽炎治疗起来时间会比较长。
干燥性咽喉炎的治疗方法是什么
干燥性咽喉炎的治疗方法是要清洁漱口、运用清咽利喉类的含片、或者是喷剂、碘甘油、咽部粘膜外涂等。关于干燥性咽喉炎在临床上其实并不多见,但有咽部干燥症状的朋友却不少,干燥性咽喉炎的常见原因,包括由于某些特殊的疾病,比如说鼻炎癌,下咽癌,或者是喉癌,行咽喉部的放射治疗以后,由于局部的粘膜及粘膜腺的腺体遭受了破坏,引起咽喉部的黏液分泌减少,导致咽喉部干燥,另外还有一类就是长时间接触特殊的粉尘,以及刺激性的气体,也就是跟职业有关系,咽喉部粘膜受损引起干燥,还有一种情况是由于鼻阻,或者是过度肥胖,引起夜间睡眠,长时间张口呼吸,这样冷空气以及干燥,不清洁的空气,长时间刺激咽喉部,引起咽喉干燥。由于对空气内的漂浮物过敏,引起咽喉干燥的例子也不少见,这就是通常说的过敏性咽喉炎。针对上述不同的致病原因,采取相应的治疗方案。通用的治疗方法包括,抗过敏的药物是针对过敏性咽喉炎,清热养阴类的中药含片,主要是针对放疗引起的咽喉部干燥,总之,对咽部粘膜干燥,或者是干燥性的咽喉炎,需要针对不同的病因来给予相应的对症治疗,通用的治疗方法,可以清洁漱口,碘甘油,咽部粘膜外涂,或者是抗过敏药物治疗,等等。
语音时长 01:38

2019-11-07

52479次收听

咽炎很严重怎么办
咽炎很严重的患者需要口服咽炎片及抗生素类药物治疗,同时可局部使用硝酸银溶液,并用碱性溶液含漱。另外,患者也可以采用中医辨证疗法来治,具体可用水煎服养阴清肺汤、参苓白术散或者贝母瓜蒌散等中药方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