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语音答疑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耳朵流脓会不会影响听力

发布时间:2021-06-2582957次收听

语音内容:

耳朵流脓多数情况下会影响听力,引起耳朵流脓最多见的是中耳炎。

急性中耳炎病人有耳痛、耳闷、耳鸣、听力下降,几天以后耳朵开始流脓,少数病人还会伴有发烧,遇到这种情况,首先要给与抗生素进行口服,像头孢类、阿奇霉素类,或者是喹诺酮类药物,同时要用抗生素滴耳液进行滴耳。如果外耳道脓性分泌物比较多,要到医院就诊,进行清理外耳道的浓性分泌物以后,再进行滴耳,一般在1周到10天左右,病人的中耳炎得到完全控制以后,听力能够完全恢复。还有些病人是慢性中耳炎,经过药物治疗不好,也可以手术治疗。有少部分病人是由于外耳道的炎症导致流脓,这种情况多数情况下也会影响听力,但少数情况下听力影响不明显。

所以当耳朵有流脓,不管有没有听力受到影响,都要尽早到医院就诊,主要明确是感染引起的,要尽早进行抗感染的治疗,以避免形成严重的感染,导致听力的下降,甚至影响平衡功能和面神经的功能。

相关推荐

金黄色葡萄球菌是什么
金黄色葡萄球菌是一种常见的革兰氏阳性球菌,广泛存在于自然环境和人体皮肤黏膜表面,既可导致皮肤软组织感染,也可能引发肺炎、败血症等严重疾病。1、生物学特性金黄色葡萄球菌直径约0.5-1.5微米,显微镜下呈葡萄串状排列,能产...
化脓性中耳炎的理由
化脓性中耳炎可能由细菌感染、上呼吸道感染、咽鼓管功能障碍、鼓膜穿孔、免疫力低下等原因引起。化脓性中耳炎主要表现为耳痛、耳道流脓、听力下降、发热、鼓膜充血等症状。建议及时就医,积极配合医生治疗,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合适的药物,并做好耳部护理。
化脓性中耳炎怎么治
化脓性中耳炎可通过局部清洁、抗生素滴耳液、口服抗生素、鼓膜穿刺术、鼓室成形术等方式治疗。化脓性中耳炎通常由细菌感染、咽鼓管功能障碍、上呼吸道感染、免疫力低下、鼓膜穿孔等原因引起。
耳朵流脓会不会引起发烧
耳朵流脓有部分病人会引起发烧。在急性的中耳炎,病人会有发烧、耳朵痛、耳朵闷、耳鸣、听力下降,几天以后会出现耳朵流脓。当耳朵流脓比较多的时候,反而病人的发烧情况通常能够缓解。耳朵痛的情况以及听力下降的情况,耳闷的情况都会得到部分缓解,检查的时候可以看到耳朵很多脓性的分泌物,鼓膜穿孔,这时要及时的给与像抗生素、头孢类、阿奇霉素类或喹诺酮类口服。局部要清理大量的脓性分泌物以后,给与抗生素滴耳液进行滴耳。如果病人发烧比较明显,超过38℃要给与退烧药。通过积极的治疗,病人一般在1周到10天左右,感染的症状能够得到完全的控制,病人的症状会逐渐地缓解、痊愈。还有一些病人耳朵流脓,是由于长期的反复感染导致的。慢性中耳炎,这个时候耳朵流脓,多数情况下是不会引起发烧的,病人有耳朵流脓、耳鸣、听力下降,检查的时候可以看到耳膜的穿孔比较明显,并且有充血、有脓性的分泌物,这时候要给与抗感染的治疗。治疗以后,根据情况进行是否决定手术治疗。
语音时长 01:44

2021-06-25

67885次收听

02:16
化脓性中耳炎会复发吗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有活动期与静止期两种形态,在活动期的时候就会反复发作,当炎症控制住以后,又从活动期进入到静止期,循环往复。为什么会出现活动期,主要是由于慢性化脓性中耳炎会有存留长久的鼓膜穿孔,同时由于上呼吸道病毒、细菌感染,通过咽鼓管的途径进入到中耳,引起中耳黏膜的炎症反复发作,这样造成中耳炎,当给与抗生素治疗或滴耳剂治疗以后,就会抑制或者杀灭细菌,炎症逐渐趋于恢复,进入到静止期,但当抵抗力下降的时候,又会发作,进入到活动期,循环往复,所以说慢性化脓性中耳炎会反复发作。
耳朵里面流黄黄的液体
耳朵里面流黄黄的液体,若未有其它伴随性症状,多属于油脂性盯聍。若是黄色的液,液体以水样状更为常见,则可能属于脂肪瘤性中耳炎所致。此外,化脓性中耳炎、外耳道炎等耳部炎症疾病,也与耳朵内流黄色的液体有关。
化脓性中耳炎怎么治疗
急性化脓性中耳炎,可先足量使用抗菌药物,避免并发症发生,常用头孢类药物和青霉素联合治疗。如果鼓膜明显膨出,分泌物无法流出,可考虑鼓膜切开术来通畅引流。而慢性化脓性中耳炎,一般先局部用药,效果不佳者再全身用药。
耳朵疼怎么快速止痛
耳朵疼要给予抗病毒的药物,进行积极的抗感染等止痛治疗。使用解热镇痛类的药物,如芬必得,来进行止痛治疗,可以达到一定的缓解作用。但不能够真正的持续的作用。根据引起耳朵原因,治疗它的病因,比如患者的是耳部带状疱疹引起的疼痛,就需给予抗病毒的药物、给予糖皮质激素的药物进行治疗,才能够根本的缓解。如患者的耵聍栓塞的压迫外道所导致的疼痛,要取出耵聍。急性化脓性中耳炎所导致的耳部的疼痛,要进行积极的抗感染的治疗、控制感染。症状治疗也是止痛治疗,根本的还在于根据病因进行的治疗。
语音时长 01:51

2020-04-16

63841次收听

耳朵流血怎么回事
临床上引起耳道出血的原因,主要是外伤、炎症、肿瘤等因素。一、最常见的是耳朵的外伤,比如频繁掏耳,损伤了外道壁,甚至损伤了鼓膜,其他的一些外伤,比如耳部的掌击伤,也就是手掌打到了外耳道,损伤到鼓膜,导致了耳道的出血,属于外伤因素引起的出血。二、炎症性的因素引起的出血,如急性化脓性中耳炎鼓膜穿孔,在分泌物当中可以带有一些血丝。另外,也可能是慢性中耳炎,患者有频繁反复的出血,需要考虑恶性情况,比如中耳癌,要进行CT检查,明确中耳鼓室、乳突的情况,排除或者是诊断恶性疾病。三、耳部肿瘤,比如中耳血管瘤,如果血管瘤破裂,出血量非常大。
语音时长 01:48

2020-04-16

61716次收听

化脓性中耳炎如何治疗
化脓性中耳炎是临床上一种比较常见的耳部疾病。化脓性中耳炎可以具体分为急性化脓性中耳炎和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疾病在儿童中比较常见,也是导致儿童听力损失的原因之一。急性化脓性中耳炎和细菌感染有关,主要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有关。患者的症状表现为耳鸣、耳痛,有些患者还可能出现听力下降的症状。急性化脓性中耳炎治疗不彻底,或者反复发作,就可能转变成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给治疗带来更大困难。对于急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一般采用抗生素进行治疗,严重一些的,采用静脉滴注治疗。有些鼓膜穿孔的患者需要进行手术修补鼓膜。对于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要取耳部脓液做药敏试验,选择敏感药物,针对进行治疗。治疗效果不好的,可以考虑手术治疗。
语音时长 01:28

2019-12-17

61796次收听

01:52
化脓性中耳炎如何治疗
化脓性中耳炎一般有两种情况,一是没有穿破鼓膜,脓液在鼓膜以内,可在镜下看到,鼓膜充血厉害,脓液颜色比较重,一般采用足量足时间的抗生素治疗,再加上局部的氧氟沙星滴耳液,另外还需要增加通鼻窍的药和促排剂的治疗。二是鼓膜已经出现了穿孔的情况下,也可以简单的清理,有的人可能是在医院里直接给予清理或者说自己使用双氧水清洗脓液,把脓液清理干净之后,再用滴耳液进行滴耳治疗,这样才会取得好的效果。
耳朵痛的原因
耳痛的性质有钝痛、刺痛、抽痛等。主要是由于炎症、创伤、疾病、神经性的疾病以及牵扯等因素引起的。一、炎症会耳廓、外耳道、鼓膜感染后可引起不同程度的疼痛,耳廓软骨膜炎、外耳道疖肿时可引起剧烈疼痛,外耳道慢性炎症表现为钝痛,中耳炎症一般为钝痛。二、耳部受到钝器、利器、烧伤、冻伤、气压伤、爆震伤等可引起耳痛。三、如果是一些恶性并导致的坏死性外耳道炎、中耳癌等,一般为钝痛,可伴有耳道流血。四、神经性的疾病,如hunt综合征,可引起剧烈疼痛,部位较局限,同时伴有带状分布的疱疹,另外耳颞神经痛和舌咽神经痛也可引起耳痛,表现为阵发性抽痛。五、当牙齿、下颌关节、咽喉部及呼吸消化道等处的某些疾病可通过三叉、迷走、舌咽、枕小、耳大、面神经等引起反射性耳痛。如,舌咽神经有外耳道分支,扁桃体炎症时往往会引起耳道内牵涉痛。
语音时长 01:38

2019-10-25

55878次收听

01:49
化脓性中耳炎怎么清洗耳朵
化脓性中耳炎的耳道清洗可以在家里使用双氧水清洗,用棉签擦试。在医院,医生会使用专业清洗工具,效果更好,无论在家里还是医院,都需要注意防止耳道进水,避免诱发化脓的情况,也要注意预防感冒和过度劳累,减小中耳炎的发生可能。
01:41
化脓性中耳炎怎么治
化脓性中耳炎的治疗主要分为全身治疗和局部治疗,全身治疗是指全身抗菌素和促排药的使用,局部治疗主要为耳道擦拭点耳液。如果化脓性中耳炎出现耳道流脓、耳朵疼的情况,就要点抗菌素滴耳液或抗菌药物的使用,如果效果不明显,就需要考虑进行手术治疗。
01:53
化脓性中耳炎的并发症有哪些
化脓性中耳炎的并发症主要分为两大类,分别为颅内并发症和颅外并发症,颅外并发症主要表现为耳后或颈部有脓胞,破裂后可形成波动性流脓。颅内并发症主要有脑膜炎、脑脓肿等紧急情况。化脓性中耳炎胆脂瘤型容易导致颅内外并发症,建议引起重视,积极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