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语音答疑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心脏病怎么饮食

发布时间:2020-12-2377387次收听

语音内容:

1、心脏病患者提倡低盐低脂清淡饮食。WHO提倡心脏病患者每日食用食盐的量不应超过6克。6克食盐大约为一啤酒瓶盖的量。食盐过多会导致水钠潴留,增加心脏容量负荷。同时也容易导致血压过高,增加心脏的压力负荷。故应该少食用食盐及盐分过高的食品如腌制食品等。

2、限制每日饮水量。心脏喜“干”。当水分摄入过多,血管容量增多,心脏射血做功增多,不利于心脏恢复。而且水分摄入过多,容易出现双下肢水肿,下肢水肿将加重心脏做功。故心脏病患者,特别是出现双下肢水肿的心脏病患者应减少水分的摄入。

3、尽量不饮酒、不饮浓茶及浓咖啡等能引起心脏交感兴奋,心率增快的饮品。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相关推荐

02:45
心脏一阵一阵的疼是怎么回事
心脏出现一阵一阵疼的症状,考虑以下几种原因:一、心脏疾病,如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等,患者可口服心通口服液,通过提高心肌细胞耐缺氧能力、扩张冠状动脉、改善微循环、抗血小板聚集,从而防止血栓形成,起到抗冠心病、心绞痛的作用。二、肺部疾病,如左侧肺炎、胸膜炎、肺结核、胸腔积液、外伤或肋间神经痛等,都可以偶尔出现一阵心脏刺痛。三、消化系统疾病,如胃食管反流病、反流性食道炎等。四、其它原因,如特殊药物、特殊毒物或者放射物刺激引起。
02:00
心源性水肿的特点
心源性浮肿的特点为水肿从低垂部位开始,逐渐向上发展为全身性的浮肿。慢性的肝脏、肾脏、心脏疾病最终都可以引起浮肿,心源性的浮肿通常是已经发展到心力衰竭这个阶段才会出现,心力衰竭是各类心脏病发展到终末期的阶段,一旦出现了心力衰竭,患者不仅表现为浮肿,还可能出现活动后的呼吸困难,睡眠中出现气急、憋醒、被迫坐起等情况。心源性浮肿的特点是首先出现在低垂部位,比如说早期,患者可能会出现双小腿、双足踝部、足背的浮肿,到后期严重阶段可能会出现胸水、腹水或心包积液,到最严重的阶段可能出现全身的高度浮肿,出现心源性浮肿,医生会通过相关的临床病史和辅助检查,去确定基础病和心力衰竭的程度,进行有效的治疗。一旦出现心源性浮肿的特点,一定要及早就医,及时查找原发病,确立心脏疾病的诊断,进行有效积极治疗,以延缓心力衰竭的发展
心脏粘液瘤是大手术吗
心脏粘液瘤是大手术,并且根治心脏粘液瘤的唯一治疗方法就是立即行外科手术,心脏粘液瘤是一种常见的良性肿瘤,但是有恶变的倾向,一定要及时的进行手术治疗,以控制病情的发展。心脏粘液瘤生长于心腔之内,所以手术的风险大,手术的过程中,我们要谨慎小心,避免伤及完好的心肌组织,完整的取出肿瘤术后要注意休息,避免情绪激动,以免给心脏造成太大的负担。注意把切除的肿瘤及时的进行病理检查,以免出现恶变。术后注意定期至医院复查,如果有心慌、胸闷、胸痛症状要及时和医生沟通。
语音时长 01:00

2021-04-22

75212次收听

心律不齐有什么原因
心律不齐生理性原因主要是指与呼吸周期有关,这种情况下一般最常见于青少年,一般没有什么临床意义。病理性心律不齐,一般是指与心室肌收缩异常有关系,比如室性心律失常室性早搏、室性心动过速,尤其是室性早搏以后有代偿间歇,室性心动过速以后心室肌不能打出有效血液,这种情况可以通过服用药物,或者是电生理大夫通过射频消融、电生理检查进行治疗。再一种原因就是指窦房结本身起源点有关,医学上一个病叫做窦房结游走心律。窦房结心律与冠状窦之间心律互相游走,这种心律不齐也可以通过口服药物治疗,或是临床上找相应电生理科大夫来进行电生理检查或者是通过射频消融、通过药物,或者最先进通过RCD等等来治疗。
语音时长 01:30

2020-02-24

64152次收听

静息心率正常值
静息心率正常值是指正常人在安静、清醒情况下心率的参考数值,即安静心率。
02:37
小腿浮肿怎么治
如因为过长时间坐着或者站着引起小腿浮肿,不需要治疗,如心脏病或者肾脏病导致小腿浮肿,需积极治疗这些原发病。治疗小腿浮肿,要先找到病因。而可引起小腿浮肿的原因很多,如肾脏病变、心脏疾病、血管疾病、站立时间太长或者是坐着时间太长等,都会导致小腿浮肿。单纯坐飞机时间长了引起小腿浮肿,不用治疗;心脏有问题,先把心脏病治好了,小腿的浮肿自然就好了;肾脏引起浮肿,得治肾脏;血管引起浮肿,甚至是静脉血栓、骨折等等原因弄清楚了,治疗方法自然会就出来了。如果单纯为了治疗小腿浮肿而忽视了原因,后果也是很严重的,可能会导致心脏病加重,出现血栓,甚至其他问题的出现,所以出现小腿浮肿还是要查明原因对症处理。
02:01
心跳快是什么原因
心跳快是有生理性原因和病理性原因。比如病人受惊吓,就会感觉心咚咚的跳;赶火车或汽车、紧张、害怕、跑步时候,都会心跳快,是正常的生理现象。各种心脏病都会引起心跳快,如冠心病,缺氧时就会心跳快,又会加重心绞痛,心肌病以及心功能不全时候都会心跳快。病理性有心脏本身原因和心脏以外原因,心脏以外原因包括电解质紊乱,低钾、甲亢、贫血时会出现心跳快,心跳乱。心跳快是指心跳在一百次每分钟以上。
室颤的原因
能够影响心室肌功能和结构发生异常的疾病都可以引起室颤。一、冠心病。比如不稳定性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心肌梗死后心功能不全、心肌梗死后室壁瘤形成导致心室肌坏死,形式结构发生异常,就可以引起心室肌电生理功能异常,引起失常。二、心肌病比如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病、扩张性心肌病、肥厚型心肌病、布鲁哥达综合症、某些遗传性疾病等。三、心脏瓣膜病,多见于主动脉瓣狭窄和关闭不全,并发心绞痛和心脏功能不全的患者。四、严重心动过缓,患有病态窦房结综合症或完全性房室传导组织诱患。五、严重电解质紊乱如严重低钾或高钾。六、药物毒性作用。如奎尼丁、洋地黄、氯喹等药物中毒,也可见于中药中毒。七、触电、雷击或溺水。八、房颤合并预激综合症。用洋地黄类药物时突然出现意识丧失、抽搐、脉搏消失、心音听不到、血压为零。若不及时抢救,随着呼吸心跳骤停。
语音时长 01:38

2019-12-18

60376次收听

胸闷吃什么药
如果冠心病引起胸闷,要根据病情严重程度,使用他汀类药物,延缓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或者预防应用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抗血小板药,有助于缓解胸闷症状,如果心律失常引起胸闷不适,则要对症选择抗心律失常药物进行治疗,胸闷也可见于紧张焦虑状态下,此时就可以用治疗焦虑药物调整。胸闷是种主观感觉及气不够用,轻者若无其事,重者觉得难受,有时候被石头压住胸膛,甚至发生呼吸困难,引起胸闷原因可能环境因素和心理因素,也可能某疾病引起,不同年龄人胸闷病因治疗后果都不一样,环境因素或者心理因素引起胸闷,如在门窗紧闭、空气又不流通的环境内逗留时间较长或者不愉快的事情,甚至于别人发生口角争执时或者处于气压偏低环境中,都会引起胸闷,但是没有必要用药治疗,多做户外运动放松心情,基本上就可以缓解。胸闷轻微一般疾病如消化道疾病、呼吸道疾病引起胸闷也应该做针对性治疗,病理性胸闷最好去医院检查,明确病因再做针对性治疗,效果更好。
语音时长 01:32

2019-12-18

61098次收听

心脏早搏是什么原因
心脏早搏是心律失常一种常见类型,在早搏里,心脏早搏引起也有其他原因。很多原因都可以导致心脏出现早搏情况。根据引起早搏原因不同,主要分为心源性和非心源性原因。非心源性早搏,是指不是心脏病引起,或者和心脏没有关系的一些因素引起的早搏。比如生理性早搏,有的人喝完浓咖啡,就会出现明显早搏和心动过速症状。或者是妊娠晚期,由于胎儿增大,心脏负担加重,也会出现早搏。病理性原因也会出现一些早搏和心动过速症状,比如贫血、甲亢等等,这是非心源性早搏。心源性早搏更常见,所有心脏病到晚期都可能会出现早搏,或者是导致心脏早搏的出现。
语音时长 01:26

2019-12-17

50286次收听

02:25
心脏早搏能治愈吗
早搏原因不一样,严重程度不一样,所以它是不是能够彻底治愈,答案也不一样。比如生理性原因引起早搏,就可以治愈。比如由于劳累,由于剧烈运动,休息之后早搏就会消失。妊娠晚期,由于胎儿压迫引起的早搏,分娩之后早搏可能会自然就消失了。但是器质性心脏病引起的早搏,就要看心脏病严重程度,和对心脏病治疗的效果来判断。如果心脏病不严重,治疗效果很好,可能随着心脏病或者原发病的治疗,早搏可能会慢慢消失。但如果是严重心脏病或者严重心衰、严重心梗等引起的早搏,可能短时间内就不能彻底治愈。
超声心动图和心电图的区别
超声心动图主要检查心脏的结构及功能状态,而心电图主要检查心脏功能;超声心动图结果受医生的操作手法影响,需要对医生进行统一的规范化培训,而心电图相对简单;超声心动图更加直观、完整,效果优于心电图。心电图和心脏彩超检查的侧重点不一样,都是心脏疾病的检查项目,但是诊断的疾病病症不同。
心慌出汗是怎么回事
心慌出汗可能是生理性,也可能是病理性,原因多种多样。现实生活中遇到了让自己害怕的事物,便会引起心慌。有些患者是因为心律失常引起的,因此需要看病接受治疗,随着年龄的增长,这个现象就越常见。
硝苯地平副作用
硝苯地平是一个有可能会出现副作用的药品,有的人可能会出现黄胆等,肝脏疾病方面的问题;有的患者可能会出现胸部疼痛、眼花、血压下降等,循环系统异常的情况;也有的患者可能会出现荨麻疹和瘙痒等过敏症状;亦或是出现腹部疼痛等,消化系统异常情况。
舌为心之苗,可以观察到心脏
现在大家去医院看中医,一般都是号号脉,问问身体的基本情况,然后大夫再说一句,伸出舌头让我看一下,这些基本流程我们都习惯了。这个流程就包含了我们中医的几个看家辨证本领,望、闻、问、切。每一项都包罗万象,只要技术过硬,就可以分清身体的寒热、虚实,再对症治疗,自然也就没有难以医治的病症。这其中每一项技术都经历了很长时间的发展,也推动着中医的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