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语音答疑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耳膜破了能自愈吗

发布时间:2020-07-2159844次收听

语音内容:

耳膜破了是鼓膜穿孔,部分患者是可以自愈的,但鼓膜穿孔能否自愈主要还是看造成鼓膜穿孔的原因。

外伤造成鼓膜小的穿孔,或裂隙样的穿孔,应该说绝大多数患者鼓膜,都可以自愈。只要在自愈的过程中,避免耳道进水,要保持耳道的清洁和干燥,通常2~3周,最长到一个月左右,鼓膜就能自行修复。而如果化脓性中耳炎造成的鼓膜穿孔,由于炎症和脓性的分泌物会造成鼓膜修复上皮的破损和破坏,就会使鼓膜很难自行愈合,会残留永久性的穿孔。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引起的穿孔,就需要首先控制炎症,待炎症控制好,完全干耳后,可以择期行鼓膜修补手术,也是鼓室成型术。只要手术成功,大多数患者听力还是能有所恢复。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相关推荐

02:17
耳朵痒能用皮炎平吗
耳朵痒,如果在医院确诊是外耳道的湿疹,则可以用皮炎平。病人耳朵痒的厉害,多数情况是湿疹造成,像耳廓、外耳道、皮肤变态反应,导致病人感觉奇痒。这时候到医院以后,医生通常会先清理外耳道的分泌物,然后用激素类的药膏,也可以用皮炎平进行耳朵的涂抹。但是,用这种激素药膏一定注意,一般用药在10天以内,不能长期应用。在治疗的过程当中,病人一定要注意避免辛辣刺激性的食物,避免喝酒,尤其是在洗澡的时候,要用棉花堵住外耳道口,避免水进入外耳道。
02:22
分泌性中耳炎能根治吗
分泌性中耳炎经过积极地治疗,通常是能够痊愈的,但是不能保证今后一辈子不再发病。分泌性中耳炎主要是由于咽鼓管功能的异常导致。病人最典型的症状是耳闷、耳鸣、听力下降,少部分病人还伴有头晕,引起分泌性中耳炎、咽鼓管功能障碍、上呼吸道感染、腺样体肥大、鼻炎、鼻窦炎、鼻咽癌等。绝大多数病人通过积极地治疗,分泌性中耳炎是能够完全痊愈的,只有少数病人比如像鼻咽癌的病人,侵犯了咽鼓管,导致咽鼓管的病变,这时候渗出性分泌性中耳炎就长期形成,从而很难得到痊愈。
如何预防中耳炎复发
中耳炎一旦发生在孩子身上,给孩子本人以及父母都带来巨大的影响和危害,所以预防孩子患上中耳炎是非常重要的,专家指出,中耳炎疾病的严重危害性是巨大的,大家了解预防中耳炎疾病的相关措施
中耳炎不可以吃什么
患有中耳炎,除了应积极治疗,日常的饮食也应特别注意,平时要尽量少吃辛辣刺激性食物、发物、肥腻厚味的食物以及生冷食物、热性补药、难以咀嚼的食物等等,以免加重病情,影响病情的恢复。
结核性中耳炎治疗有方
结核性中耳炎主要采用全身疗法,积极治疗原发灶,加强营养,注意休息。可结合中医治疗结核的宝贵经验,采用最迅速、最有效的方法。急性期不宜采用物理治疗,已发展为慢性的患者可适当进行紫外线、超短波、石英灯照射。
分泌性中耳炎延误治疗会怎样
如果分泌性中耳炎长期延误治疗,会导致粘连性中耳炎、鼓室硬化。一,粘连性中耳炎是很多慢性中耳炎愈合不良的后遗症。它的表现就是中耳乳突内的纤维组织增生和瘢痕形成,导致中耳传声结构功能遭到较严重的破坏,导致传导性听力损失。尤其是分泌性中耳炎,中耳积液长期得不到引流,局部纤溶活性不足,鼓室或乳突气房内积存过久液体之后,就会发生机化,液体会越来越黏稠,甚至形成胶冻样的固态。同时中耳内会有肉芽增生,中耳黏膜被破坏以后就会有纤维组织替代增生,形成粘连。一旦形成胶冻样的分泌物,普通的穿刺抽吸根本无法将分泌物清理出来,同时还会造成鼓膜与鼓岬之间的粘连,形成粘连带,使鼓室腔消失;二,鼓室硬化在组织上表现为中耳黏膜上皮下的结缔组织和鼓膜固有层的结缔组织发生透明变性,或者玻璃样变性,大多数就会出现钙质的沉积。这种硬化的鼓室,会对咽鼓管鼓室口造成堵塞,破坏咽鼓管的引流功能。病变不仅侵犯中耳黏膜和鼓膜,还可以使鼓室内的韧带、肌腱发生硬化或者骨化。前庭窗的环状韧带附着于听骨的韧带,会形成硬化病灶,这些硬化病灶会堵塞前庭窗,或者导致听骨肌的肌腱硬化,从而造成听骨链彻底中断,严重影响中耳传音结构,造成严重的传导性耳聋。
语音时长 01:52

2020-07-21

65392次收听

急性中耳炎的早期症状
急性化脓性中耳炎的早期症状主要表现在全身症状、耳痛、耳鸣及听力减退的症状。一、全身症状比较明显,有可能出现发烧、畏寒、乏力、食欲减退等。尤其在小孩,症状要比成人明显,可以有高热惊厥,甚至呕吐等症状。二、局部症状以耳痛为主,会感到耳深部的钝痛,或者是有搏动性跳痛,疼痛可以经过三叉神经放射到同侧的额部、颞部、顶部、牙齿以及整个半侧的头部。同时当患者吞咽、咳嗽、打喷嚏的时候,耳痛还会明显加重。耳痛的轻重程度不一,严重的剧烈耳痛可以让患者烦躁不安,无法入睡,而在婴幼儿可以哭闹不止。三、耳鸣及听力减退,可能会有搏动性耳鸣,听力会出现逐渐下降。耳痛剧烈的同时,耳聋和耳鸣的症状也会比较严重。还有症状就是耳漏,在化脓性中耳炎,当中耳鼓室内的脓液急剧增多,造成鼓膜穿孔以后,耳内的脓性分泌物会经穿孔处流出到外耳道,形成这种脓性的分泌物。
语音时长 02:09

2020-07-21

53991次收听

中耳炎是怎么回事
中耳炎就是中耳结构的炎症,临床上主要是细菌感染,如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等感染,所导致主要是耳痛、耳流脓、听力损伤等结构恶性的病变。绝大多数急性中耳炎经过治疗都会得到痊愈,部分患者治疗不恰当,或者是没有经过积极的治疗,就会转为慢性中耳炎。还有一部分中耳炎是胆脂瘤的中耳炎。对急性中耳炎的治疗,防止遗留结构性的损伤,比如鼓膜穿孔。主要采取抗生素控制感染的治疗。转化为慢性中耳炎后,中耳炎也容易反复的急性的复发。遗留鼓膜穿孔,这是结构性的损伤,需要进行手术的修补、纠正。胆脂瘤性的中耳炎,主要是通过手术来清除胆脂瘤、肉芽等。这是导致中耳病变的异常的组织结构。
语音时长 01:56

2020-02-20

58933次收听

中耳炎怎么办
中耳炎一种是累及中耳结构的炎性病变。往往好发于儿童,患病后表现为耳痛、耳鸣、听力下降等。全身性症状表现为四肢无力酸痛、精神不振。如果治疗不及时,还会产生脑膜炎、脑脓肿等并发症。症状比较轻的患者,可以使用一些清热解毒的中成药物进行治疗,如蒲地蓝口服液等。情况比较严重的,可以选择静脉滴注或者打针进行治疗。伴随感染情况的,需要使用抗生素进行抗感染治疗。药物治疗效果不好的,或者有鼓膜穿孔情况的,可以考虑手术治疗。中耳炎治疗不当还可能留下后遗症,如听力减退,耳鸣等。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保护耳朵,避免长时间停留在噪声污染区,定期使用洗耳液清洗耳道。挖耳朵不能太用力,以免造成耳部感染。如果发现耳部不适,要尽快就医。
语音时长 01:25

2019-12-17

59447次收听

01:43
中耳炎用什么药
治疗中耳炎会用通鼻窍、通耳窍的药物,根据病情还会用用抗生素以及排分泌物的药物。中耳炎分为四种,卡他性中耳炎、分泌性中耳炎、化脓性中耳炎,还有更严重的胆脂瘤性中耳炎。一般卡他性中耳炎,医生可能不考虑使用抗生素治疗,会用通鼻窍、通耳窍的药物。耳咽管的通畅之后,炎症的症状可能就能缓解。而分泌性中耳炎,化脓性中耳炎和胆脂瘤性中耳炎,首先要用抗生素治疗,其次还要根据炎症的程度、积液的程度,选择相应治疗方法。比如分泌性的中耳炎,还要增加排脓的药物,排分泌物的药物,胆脂瘤的中耳炎,需要经过手术治疗。
中耳炎耳朵流水怎么办
现在患有中耳炎的人不在少数,症状严重的患者会出现耳朵流水的现象,这个时候可以考虑采用中医方法治疗,包括艾灸治疗和针刺治疗;也可以使用一些偏方治疗,比如核桃仁油和石榴花散。
氧氟沙星滴眼液能滴耳朵吗
氧氟沙星滴眼液在临床上主要用来治疗因细菌感染而产生的一些眼部疾病等等,包括结膜炎、眼睑炎等等症状,但是同时,有一些耳部方面的疾病也可以使用氧氟沙星滴眼液来治疗,但是并不是说所有的耳部疾病都可以使用它,如果患者是急性中耳炎,一定要谨慎使用,会产生一系列的副作用。
01:37
如何处理中耳炎的耳痛
针对中耳炎急性感染的耳痛,就需要使用全身抗菌素,或者头孢、莫西沙星口服等药物治疗,根据中耳腔的具体情况也可点一些抗菌素滴耳液等。中耳炎患者出现耳痛的情况通常是急性炎症的表现,主要症状有耳朵红肿热痛、耳朵发烫、有灼热感甚至流脓。
中耳炎可以引起面瘫吗
中耳炎可以引起面瘫。如果是胆脂瘤型中耳炎,胆脂瘤可以破坏患者的面神经结构,可以引起面神经炎症,可以引起面神经断裂,出现不同程度的面瘫症状。轻微的症状可能仅仅是一过性面瘫,严重时可以遗留永久性不可逆面瘫,所以中耳炎可以引起面瘫,危害非常巨大。所以患者要早期治疗,避免引起面瘫等严重并发症。
语音时长 01:16

2018-08-09

62269次收听

02:20
宝宝中耳炎症状
儿童高发的急性化脓性中耳炎,主要是由于上呼吸道感染引起的,出现发热、乏力、恶心呕吐、耳朵疼痛等症状,且夜间最为明显,如果没有及时用药,可能会造成鼓膜穿孔,耳内出现溢液。由于儿童难以描述耳痛、耳闷或听力下降等表现,家属也容易忽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