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中毒的主要症状都有什么?

食物中毒的主要症状包括恶心、呕吐、腹痛、腹泻,严重时可能出现发热、脱水或神经系统症状。症状通常在进食后数小时至48小时内出现,需根据严重程度判断是否就医。
1.消化系统症状
恶心和呕吐是食物中毒最常见的早期表现,由病原体刺激胃肠道黏膜引发。金黄色葡萄球菌或诺如病毒感染后,呕吐可能频繁且剧烈。腹痛多呈阵发性绞痛,集中在脐周或下腹部。腹泻多为水样便,沙门氏菌或副溶血性弧菌感染可能导致黏液血便。
2.全身性反应
体温升高至38℃以上常见于细菌性食物中毒,如沙门氏菌或志贺氏菌感染。严重脱水表现为口干、尿量减少、眼窝凹陷,婴幼儿及老年人需特别注意。部分毒素如肉毒杆菌毒素会引发视物模糊、吞咽困难等神经症状,属于急症。
3.特殊病原体的典型表现
副溶血性弧菌感染可能伴随皮肤荨麻疹。误食毒蘑菇会出现幻觉、肝区疼痛等脏器损伤征兆。李斯特菌感染对孕妇危险,可能引发流产或新生儿败血症。
处理方法:
轻度症状可口服补液盐防止脱水,每袋兑500ml温水少量多次饮用。蒙脱石散能吸附肠道毒素,每次1袋每日3次。益生菌制剂如双歧杆菌可调节菌群,按说明书服用。避免自行服用止泻药,可能延缓毒素排出。
严重呕吐无法进食、血便、意识模糊或24小时无尿需立即就医。医疗机构会进行便培养和血常规检查,细菌感染常用左氧氟沙星、头孢曲松等抗生素,肉毒中毒需注射抗毒素血清。静脉补液适用于脱水严重者,必要时进行血液净化。
食物中毒的预防比治疗更重要,处理生熟食的刀具砧板分开使用,海鲜肉类彻底加热,剩菜冷藏不超过24小时。出现群体性症状应及时报告疾控部门,保留可疑食物样本供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