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肥厚是怎么回事,有什么症状

关键词: #症状
关键词: #症状
心肌肥厚是心脏肌肉异常增厚导致的心室壁增厚现象,常见症状包括胸痛、呼吸困难、心悸和晕厥。遗传因素、高血压、心脏瓣膜疾病是主要诱因,需通过药物控制、手术干预及生活方式调整综合治疗。
1. 遗传因素
约60%心肌肥厚病例与基因突变相关,MYH7和MYBPC3基因异常最常见。家族中有猝死或心脏病史者需定期进行超声心动图筛查,建议直系亲属每2年检查一次。
2. 高血压影响
长期未控制的高血压使心脏负荷加重,左心室为对抗高压逐渐增厚。动态血压监测显示,收缩压持续超过140mmHg会显著增加患病风险。限盐饮食(每日<5g)、有氧运动(快走/游泳每周150分钟)可有效降压。
3. 心脏瓣膜病变
主动脉瓣狭窄导致左心室排血受阻,引发代偿性肥厚。听诊闻及心脏杂音时,应进行经食道超声检查。重度狭窄需行瓣膜置换术,包括机械瓣、生物瓣和TAVI介入治疗三种选择。
4. 运动性心肌肥厚
运动员心脏属于生理性适应,与病理性肥厚的区别在于心室腔同时扩大。竞技运动员需定期进行心脏核磁共振检查,停止训练后厚度可逐渐恢复。
典型症状表现为劳力性呼吸困难(爬两层楼即气促)、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硝酸甘油无法缓解的胸痛可能进展为心绞痛,24小时心电图捕捉到室性心律失常时应考虑安装ICD除颤器。
肥厚型心肌病患者需终身随访,β受体阻滞剂(美托洛尔)、钙拮抗剂(地尔硫卓)和抗凝药物(华法林)组成基础用药方案。室间隔切除术、酒精消融术适用于药物控制无效的重度病例,术后5年生存率达85%。保持体重指数<25、避免剧烈运动可降低猝死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