荨麻疹的症状有哪些?怎么治疗呢

荨麻疹的主要症状是皮肤出现红色或苍白色风团,伴随瘙痒,严重时可引起血管性水肿或过敏性休克。治疗需根据病因选择抗组胺药物、糖皮质激素或免疫调节剂,同时避免接触过敏原。
1. 荨麻疹典型症状表现为突发的皮肤风团,边界清晰,形态不规则,大小从针尖至手掌不等。风团通常在24小时内自行消退,但可能反复发作。瘙痒程度因人而异,抓挠可能加重症状。约20%患者会出现血管性水肿,表现为眼睑、嘴唇等疏松部位肿胀。极少数情况下可能发生喉头水肿或过敏性休克,需立即就医。
2. 急性荨麻疹多由过敏反应引起,常见诱因包括食物(海鲜、坚果等)、药物(青霉素、阿司匹林)、昆虫叮咬或病毒感染。慢性荨麻疹持续6周以上,可能与自身免疫疾病、慢性感染或物理刺激(寒冷、压力)相关。特殊类型如胆碱能性荨麻疹由运动、出汗诱发,皮肤划痕症则因机械刺激产生条状风团。
3. 第二代抗组胺药物是首选治疗方案,如氯雷他定每日10mg、西替利嗪每日10mg或地氯雷他定每日5mg。症状顽固者可加倍剂量或联合使用H2受体阻滞剂(法莫替丁)。严重发作时短期口服泼尼松(每日30mg,逐渐减量),生物制剂奥马珠单抗对慢性自发性荨麻疹有效率可达70%。避免搔抓,穿着宽松棉质衣物,洗澡水温不超过38℃。
4. 过敏原检测有助于明确诱因,常见方法包括血清IgE检测和皮肤点刺试验。记录饮食日记,观察症状与特定食物的关联性。慢性患者需检查甲状腺功能、幽门螺杆菌等潜在病因。物理性荨麻疹患者应避免相应刺激,寒冷性荨麻疹需注意保暖,日光性荨麻疹需使用防晒霜。
荨麻疹治疗需坚持规范用药,即使症状消失也应完成疗程。慢性患者可能需要3-6个月维持治疗。突发呼吸困难、头晕等全身症状应立即注射肾上腺素并急诊处理。保持规律作息,减少精神压力,适度运动有助于改善免疫功能。反复发作或治疗效果不佳时,建议到变态反应科或皮肤科进行系统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