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内膜癌会出现什么表现

子宫内膜癌早期可能无明显症状,随着病情进展会出现异常阴道出血、分泌物增多及下腹疼痛等典型表现。高危人群需定期筛查,确诊后需手术联合放化疗综合治疗。
1. 异常阴道出血
绝经后出血是子宫内膜癌最典型信号,出血量可多可少,部分表现为血性分泌物。未绝经女性可能出现月经周期紊乱、经期延长或经量增多。约90%患者以出血为首发症状,需与功能性子宫出血鉴别。
2. 阴道分泌物改变
约25%患者出现水样或血性分泌物,晚期因肿瘤坏死合并感染时,分泌物呈脓血性伴恶臭。分泌物异常多发生在出血症状之后,可能伴随外阴瘙痒或灼热感。
3. 盆腔疼痛不适
肿瘤侵犯子宫肌层或周围组织时,出现下腹坠痛或腰骶部酸痛。晚期癌肿压迫神经可引起放射性疼痛,转移至骨骼会导致持续性骨痛。约10%患者以疼痛为首诊症状。
4. 其他全身症状
晚期患者可能出现贫血、消瘦、发热等消耗症状。肺转移会引起咳嗽咯血,骨转移导致病理性骨折。部分患者因肿瘤消耗出现高钙血症,表现为多尿、口渴和意识模糊。
诊断需结合超声、MRI等影像检查,确诊依靠诊刮病理。治疗根据分期选择:Ⅰ期行全子宫+双附件切除;Ⅱ期需扩大切除范围;晚期采用肿瘤细胞减灭术。放疗适用于中高危患者,化疗常用紫杉醇+卡铂方案。激素治疗用于保留生育功能的早期患者。
45岁以上女性每年应做妇科检查,肥胖、糖尿病等高危人群建议阴道超声筛查。异常出血超过两周必须就医,确诊后需规范治疗并长期随访。保持健康体重、控制血糖血压可降低发病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