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组副鼻窦炎是什么病,能治愈吗

全组副鼻窦炎是多个鼻窦同时发生的炎症,通过规范治疗可以治愈。主要与感染、过敏、解剖结构异常有关,需药物、手术及生活调整综合干预。
1. 感染因素
细菌、病毒或真菌感染是常见诱因。急性期多由流感嗜血杆菌、肺炎链球菌引起,慢性病例可能与厌氧菌相关。规范使用抗生素如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头孢呋辛或克拉霉素,疗程需足量足时。合并真菌感染时需联用伏立康唑等抗真菌药。
2. 过敏反应
过敏性鼻炎患者易继发鼻窦炎。尘螨、花粉等过敏原持续刺激会导致黏膜水肿,阻塞窦口。建议进行过敏原检测,使用鼻用糖皮质激素(糠酸莫米松、丙酸氟替卡松)联合抗组胺药(氯雷他定、西替利嗪)。严重病例可考虑脱敏治疗。
3. 解剖结构异常
鼻中隔偏曲、钩突肥大等结构问题影响通气引流。CT检查可明确解剖变异程度。药物治疗无效时,功能性内镜手术是首选方案,包括中鼻道扩大术、筛窦开放术、蝶窦前壁造口术。术后需坚持鼻腔冲洗3-6个月。
4. 环境刺激因素
长期接触粉尘、甲醛等污染物会损伤黏膜纤毛功能。建议使用空气净化器,保持室内湿度40%-60%。每日生理盐水鼻腔冲洗可清除致病颗粒,推荐使用3%高渗盐水或等渗洗鼻器。
规范治疗下多数患者2-4周症状明显改善。慢性病例需坚持3个月以上的维持治疗,定期复查鼻内镜。戒烟酒、加强锻炼可提升黏膜免疫力,游泳时注意避免呛水。复发率低于15%,及时干预预后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