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带常规检查报告单怎么看

妇科编辑 健康解读者
20次浏览

关键词: #白带

白带常规检查报告单主要关注清洁度、pH值、微生物指标和细胞学四项核心数据。异常结果可能提示阴道炎、滴虫感染或菌群失调,需结合症状和医生建议干预。

1. 清洁度分级

I-II度为正常范围,III-IV度提示炎症可能。III度可见少量杂菌,IV度白细胞和杂菌明显增多。清洁度下降常见于细菌性阴道病、念珠菌感染或混合感染,需根据病原体类型用药。

2. pH值变化

健康阴道pH为3.8-4.5。pH>4.5可能提示细菌性阴道病或滴虫性阴道炎。孕期或绝经后因激素变化可能导致pH值轻度升高,需结合其他指标判断。

3. 微生物检测

线索细胞阳性提示加德纳菌感染,需甲硝唑治疗;念珠菌阳性使用克霉唑栓剂;滴虫感染需夫妻同治。部分报告会显示乳杆菌数量,乳杆菌减少需补充阴道益生菌

4. 细胞学异常

大量白细胞提示急性炎症,红细胞可能为宫颈糜烂或月经干扰。线索细胞超过20%具有诊断价值,异常角化细胞需警惕HPV感染可能。

检查前24小时应避免性生活、阴道灌洗和局部用药。异常报告需复查确认,持续清洁度异常建议做支原体培养或HPV检测。保持外阴干燥、选择棉质内裤有助于维持正常菌群平衡。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延伸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问答 头条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