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抽风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关键词: #小儿
关键词: #小儿
小儿抽风主要由高热、癫痫、脑部感染或代谢异常引起,需及时就医排查病因。常见诱因包括遗传因素、感染性疾病、电解质紊乱及脑损伤。
1. 遗传因素
部分儿童存在癫痫家族史,基因突变可能导致神经元异常放电。Dravet综合征、良性家族性新生儿惊厥等遗传性癫痫综合征,常表现为婴幼儿期反复抽搐。建议有家族史的孕妇进行产前基因检测,新生儿需定期脑电图监测。
2. 感染性疾病
高热惊厥占婴幼儿抽风的80%,常见于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体温超过38.5℃时易引发,6个月至5岁儿童高发。脑膜炎、脑炎等中枢神经系统感染需通过腰穿确诊,表现为持续抽搐伴意识障碍。及时退热、抗感染治疗是关键。
3. 代谢紊乱
低血糖(<2.2mmol/L)、低钙血症(<1.8mmol/L)、低镁血症可导致肌肉痉挛。新生儿维生素B6缺乏、苯丙酮尿症等遗传代谢病也会引发抽搐。静脉补充葡萄糖酸钙、硫酸镁能快速缓解症状,需长期饮食管理。
4. 脑结构异常
缺氧缺血性脑病、颅内出血、脑肿瘤等器质性病变需通过MRI确诊。早产儿脑室周围白质软化、先天性脑畸形等可能表现为婴儿痉挛症。手术治疗适用于药物难治性癫痫,包括胼胝体切开术、迷走神经刺激术等。
5. 环境诱因
铅中毒、农药接触等环境毒素可损伤神经系统。强光刺激、睡眠剥夺、过度换气可能诱发光敏感性癫痫。保持环境安全,避免使用含铅玩具,保证充足睡眠。
突发抽风时应侧卧防窒息,记录发作时长,切勿强行按压肢体。常规使用地西泮直肠给药止惊,长期治疗可选丙戊酸钠、左乙拉西坦等抗癫痫药。定期复查脑电图、血药浓度,80%患儿通过规范治疗可控制发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