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输卵管炎的病因有哪些

慢性输卵管炎主要由病原体感染引起,常见病因包括细菌上行感染、邻近器官炎症蔓延、手术操作感染等。预防需注意生殖卫生,治疗以抗生素为主,严重者需手术干预。
1. 细菌上行感染
阴道或宫颈的病原体通过宫腔逆行至输卵管,淋球菌、衣原体是最常见致病微生物。不洁性生活、经期卫生不良会增加感染风险。每日清洗外阴、避免经期同房可降低发生率。
2. 邻近器官炎症蔓延
阑尾炎、盆腔腹膜炎等炎症可能直接扩散至输卵管。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更易出现继发感染。存在下腹痛伴发热时,需排查原发感染灶并进行联合治疗。
3. 医疗操作相关感染
人工流产、宫腔镜检查等侵入性操作可能带入病原体。术后出现异常分泌物或持续腹痛超过3天应及时复查。选择正规医疗机构、术后预防性使用抗生素很关键。
4. 结核分枝杆菌感染
生殖系统结核中约85%累及输卵管,常表现为慢性隐匿性炎症。有结核病史者出现不孕、月经紊乱需进行结核菌素试验。抗结核治疗需持续6-9个月。
5. 性传播疾病继发感染
未经治疗的淋病或衣原体感染可能发展为输卵管炎。安全套可阻断70%以上性病传播。确诊后需性伴侣同治,治疗期间禁止性生活。
慢性输卵管炎可能导致输卵管粘连、不孕等严重后果。出现下腹坠痛、异常阴道分泌物超过两周应尽早就医。规范使用抗生素的同时,建议每半年进行一次妇科超声检查。保持单一性伴侣、避免频繁宫腔操作是有效的预防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