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内膜异位应该怎么治疗

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治疗需根据病情严重程度选择药物、手术或综合方案,核心目标是缓解疼痛、控制病灶发展并保护生育功能。常见方法包括止痛药物、激素疗法、保守性手术、辅助生殖技术等。
1. 药物治疗
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萘普生可短期缓解疼痛,但长期使用需警惕胃肠道副作用。激素治疗通过抑制卵巢功能减缓异位内膜生长,常用口服避孕药(炔雌醇环丙孕酮)、孕激素(地诺孕素)或GnRH激动剂(亮丙瑞林),疗程通常持续3-6个月。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能制造暂时性绝经状态,需配合反向添加疗法预防骨质疏松。
2. 手术治疗
腹腔镜是首选术式,可同时进行诊断和治疗。保守性手术通过电凝、激光或超声刀切除异位病灶,保留子宫及卵巢功能,适合有生育需求者。子宫切除术适用于40岁以上无生育要求、症状严重的患者。深部浸润型病灶可能需要联合肠道或泌尿外科医生进行多学科手术。
3. 生育管理
合并不孕患者建议术后6-12个月尝试自然受孕,失败后考虑辅助生殖技术。轻度患者可先尝试宫腔内人工授精,中重度推荐体外受精。冻存卵子或胚胎是保留生育力的有效手段,特别适用于需长期药物治疗的年轻患者。
4. 长期管理
术后复发率约20%-40%,需持续药物控制。曼月乐环能局部释放孕激素减少经量,效果可持续5年。中医调理如桂枝茯苓胶囊可辅助改善盆腔微循环。低脂高纤维饮食有助于降低雌激素水平,每周3次有氧运动能缓解慢性盆腔疼痛。
子宫内膜异位症需建立终身管理理念,建议每6-12个月复查超声和CA125指标。疼痛持续加重或异常出血应及时就诊,35岁以上患者应定期评估卵巢储备功能。治疗方案需个体化调整,生育需求、年龄和症状严重程度是三大决策关键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