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上长小肉疙瘩怎么回事

皮肤上出现小肉疙瘩可能由皮赘、寻常疣、丝状疣、软纤维瘤、传染性软疣等原因引起,可通过药物治疗、物理治疗、手术切除等方式处理。
1、皮赘:
皮赘医学称为软纤维瘤,是皮肤良性增生组织,常见于颈部、腋窝等摩擦部位。多与皮肤老化、激素变化有关,表现为肤色或褐色柔软小丘疹。较小皮赘可通过激光或冷冻去除,较大者可手术剪除,一般无需特殊治疗。
2、寻常疣:
由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引起,表现为粗糙坚硬的角质化丘疹,好发于手指、膝盖等部位。可能与皮肤破损后接触病毒有关,常伴随轻微瘙痒。可使用水杨酸制剂、咪喹莫特乳膏等药物治疗,顽固疣体可采用液氮冷冻治疗。
3、丝状疣:
为人乳头瘤病毒感染的特殊类型,表现为细长丝状突起,多发于眼睑、颈部等部位。具有传染性,可能因搔抓导致自体接种扩散。治疗可选择电灼、激光等物理方法,配合干扰素凝胶辅助治疗。
4、软纤维瘤:
属于真皮胶原纤维增生性疾病,常见于中老年人,表现为带蒂的柔软肿物。发病与遗传因素、胰岛素抵抗相关,妊娠期可能增大。无症状者无需处理,影响美观时可选择结扎法或二氧化碳激光去除。
5、传染性软疣:
由痘病毒引起的传染性皮肤病,表现为蜡样光泽的半球形丘疹,中央有脐凹。通过直接接触传播,儿童多见。多数可自行消退,必要时可用刮除术治疗,保持皮肤清洁避免继发感染。
日常应注意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避免搔抓或自行撕扯皮损。贴身衣物选择棉质透气材质,减少局部摩擦。饮食上适当补充维生素A、C增强皮肤抵抗力,出现短期内增多、破溃出血等情况需及时就医排查恶性病变可能。洗澡时避免用力搓揉患处,外出时注意防晒以防色素沉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