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霍奇金淋巴瘤的临床表现

肿瘤科编辑 健康真相官
27次浏览

关键词: #淋巴瘤 #霍奇金淋巴瘤

非霍奇金淋巴瘤的临床表现主要包括无痛性淋巴结肿大、发热盗汗、体重下降、皮肤瘙痒以及器官受累症状。

1、淋巴结肿大:

约60%-70%患者首发症状为颈部、腋窝或腹股沟等部位的无痛性淋巴结肿大,肿块质地韧如橡胶,可活动或融合成团。部分患者可能出现纵隔或腹腔淋巴结肿大,压迫气管或肠道引起相应症状。病理活检是确诊该表现的金标准。

2、全身症状:

疾病进展期可出现持续性低热(38℃左右)、夜间盗汗浸湿衣被、半年内体重下降超过10%等B症状。这些症状与肿瘤细胞分泌的炎症因子有关,提示疾病处于活跃状态,需通过PET-CT评估代谢活性。

3、皮肤损害:

约15%-20%患者出现顽固性皮肤瘙痒,多见于下肢,严重者可抓破皮肤。皮肤T细胞淋巴瘤可表现为红斑、斑块或肿瘤样结节。皮肤活检可见淋巴细胞浸润真皮层,需与湿疹、银屑病等鉴别。

4、消化系统症状:

胃肠道淋巴瘤可能引起腹痛、腹泻、消化道出血或肠梗阻。胃淋巴瘤易被误诊为胃炎,肠淋巴瘤可能引发肠套叠。内镜检查可见黏膜下肿块或溃疡,超声内镜有助于判断浸润深度。

5、神经系统表现:

中枢神经系统受累时可出现头痛、呕吐、癫痫发作或肢体瘫痪。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多见于脑实质,增强MRI显示均匀强化的占位病灶。脊髓压迫症需紧急放疗缓解症状。

患者日常需保持高蛋白饮食如鱼肉蛋奶,补充维生素增强免疫力;避免剧烈运动防止肿大的脾脏破裂;注意皮肤清洁减少抓挠感染风险。出现持续发热、进行性消瘦或神经症状时应立即血液科就诊,通过骨髓穿刺、流式细胞术等检查明确分期。治疗期间需定期监测血常规和肝肾功能,放疗患者应加强口腔护理预防放射性黏膜炎。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延伸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问答 头条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