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患者为什么要进行定期检测

艾滋病患者定期检测可监测病毒载量、评估免疫功能、调整治疗方案、预防机会性感染、及时发现耐药性。定期检测主要涉及病毒载量检测、CD4细胞计数、药物副作用监测、合并症筛查、耐药性检测五个方面。
病毒载量检测能直接反映抗病毒治疗效果,数值持续低于检测下限说明治疗有效。若病毒载量反弹提示可能出现服药依从性差或耐药变异,需及时干预。检测频率通常为治疗初期每3个月一次,稳定后可延长至6个月。
CD4细胞计数是评估免疫状态的核心指标,正常值应维持在500-1600个/μL。定期监测能发现免疫功能重建情况,当CD4低于200个/μL时易发生肺孢子菌肺炎等机会性感染,需启动预防性用药。
抗病毒药物可能引起肝肾损伤、血脂异常或骨质疏松。定期检测肝功能、肾功能、血脂谱及骨密度,可及时发现齐多夫定导致的贫血或替诺福韦相关的肾小管病变,必要时调整药物组合。
艾滋病患者需定期进行结核菌素试验、梅毒血清学检测、乙肝丙肝筛查。合并肝炎病毒感染时需优先选用对肝脏损伤小的抗病毒方案,结核潜伏感染需进行预防性治疗。
当病毒载量持续高于200拷贝/毫升时应进行耐药基因检测,明确是否出现拉米夫定耐药突变M184V或依非韦伦耐药突变K103N。根据检测结果更换包含多替拉韦或拉替拉韦的强化方案。
艾滋病患者应保持均衡饮食,每日摄入优质蛋白质如鱼肉蛋奶,补充维生素B族和锌元素。适度进行有氧运动增强体质,避免剧烈运动导致免疫力波动。严格遵医嘱定时服药,使用药盒分装或手机提醒避免漏服。保持规律作息,冬季注意保暖预防呼吸道感染。定期进行心理咨询缓解病耻感,通过病友互助小组获得社会支持。外出携带应急药物,旅行前咨询医生调整检测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