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的症状是什么样的?

艾滋病症状主要表现为早期无症状潜伏期、中期免疫系统受损症状和晚期严重机会性感染三个阶段。
感染HIV病毒后2-4周可能出现类似流感的急性症状,包括持续低热、咽痛、全身淋巴结肿大、皮疹等非特异性表现。这些症状通常持续1-2周自行缓解,容易被误认为普通感冒。此阶段血液中可检测到HIV病毒核酸,但抗体检测可能呈阴性。
急性期过后进入长达数年的临床潜伏期,患者可能完全无自觉症状,但病毒持续破坏CD4+T淋巴细胞。部分患者可能出现持续性全身浅表淋巴结肿大,多发生在颈部、腋窝和腹股沟等部位,淋巴结直径常超过1厘米且无压痛。
当CD4细胞计数降至200-500个/μL时,患者开始出现免疫系统功能下降表现,包括反复发作的口腔念珠菌感染、带状疱疹、持续性腹泻、体重下降超过10%等。皮肤黏膜可能出现反复发作的疱疹或真菌感染,伤口愈合速度明显减慢。
CD4细胞低于200个/μL时进入艾滋病期,患者会出现严重机会性感染。常见表现为持续发热超过1个月、肺结核症状加重、反复细菌性肺炎、隐球菌性脑膜炎等。口腔可能出现毛状白斑,女性易患顽固性阴道念珠菌病。
艾滋病晚期可能并发卡波西肉瘤、淋巴瘤等恶性肿瘤,表现为皮肤紫红色结节或全身淋巴结进行性肿大。患者出现严重消瘦综合征,三个月内体重下降超过30%,伴随长期慢性腹泻和极度乏力,最终多因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
艾滋病症状发展具有渐进性特点,建议高危人群定期进行HIV抗体检测。日常生活中应保持均衡饮食,适当补充蛋白质和维生素,避免生食可能含有寄生虫的食物。适度进行有氧运动如散步、游泳等有助于维持免疫功能,但要避免过度疲劳。注意个人卫生,避免与传染病患者密切接触,出现持续发热或反复感染时应及时就医进行专业评估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