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血病化疗期间口服别嘌呤醇的目的是什么

白血病化疗期间口服别嘌呤醇的主要目的是预防肿瘤溶解综合征引起的高尿酸血症。别嘌呤醇的作用机制包括抑制尿酸生成、减少尿酸结晶沉积、降低肾脏损伤风险、维持电解质平衡以及辅助化疗顺利进行。
别嘌呤醇是黄嘌呤氧化酶抑制剂,可阻断次黄嘌呤和黄嘌呤转化为尿酸的过程。化疗后大量肿瘤细胞崩解释放嘌呤代谢产物,通过抑制该酶活性,能减少约70%的尿酸生成量,使血尿酸水平控制在416微摩尔每升以下。
高尿酸易在肾小管形成结晶导致梗阻性肾病。别嘌呤醇通过降低尿酸浓度,使尿酸盐溶解度提升3-4倍,有效预防结晶尿和急性尿酸性肾病,减少约60%的肾功能损害发生率。
该药物可减轻尿酸对肾小管上皮细胞的直接毒性,维持肾小球滤过率在60毫升每分钟以上。临床数据显示,规律服用别嘌呤醇的患者急性肾损伤发生率比未服用者降低45%-55%。
肿瘤溶解时常伴高钾血症、高磷血症等代谢紊乱。别嘌呤醇通过减少尿酸生成间接稳定内环境,使血钾浓度维持在3.5-5.0毫摩尔每升的安全范围,降低心律失常风险。
预防性使用可避免因高尿酸血症中断化疗,确保治疗方案按计划实施。研究显示规范服用别嘌呤醇能使化疗完成率提高30%,同时降低30天再入院率。
化疗期间需每日监测尿酸、肌酐及电解质水平,保持饮水量在2000毫升以上以促进尿酸排泄。饮食应限制高嘌呤食物如动物内脏、浓肉汤的摄入,增加低脂乳制品和新鲜蔬果比例。注意观察有无皮疹等过敏反应,出现关节肿痛或尿量减少需立即就医。适当进行低强度运动如散步可改善代谢,但需避免剧烈运动加重肾脏负担。保持每日尿量1500毫升以上是预防并发症的关键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