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麻痹症初期症状明显吗

小儿麻痹症初期症状通常不明显,易被误认为普通感冒。脊髓灰质炎病毒感染的早期表现主要有低热、乏力、咽痛、食欲减退、恶心呕吐等非特异性症状。
约80%感染者出现38℃左右低热,持续1-3天自行消退。这种发热与病毒血症相关,此时病毒已通过消化道进入血液,但尚未侵袭神经系统。体温波动多呈间歇性,可伴有面色潮红、额头微烫等表现。
病毒在肠道繁殖可引发轻微腹泻或便秘,婴幼儿可能表现为拒食、吐奶。肠系膜淋巴结肿大可能导致脐周隐痛,体检可见腹部轻度压痛但无反跳痛。这些症状与普通胃肠炎难以区分。
鼻塞流涕、咽部充血等卡他症状较常见,咽拭子检查可见咽后壁淋巴滤泡增生。部分患儿出现特征性的"三角架征"——因颈背肌僵硬而拒绝低头,坐立时需用双臂支撑身体。
病毒突破血脑屏障前可能出现感觉过敏、多汗、皮肤划痕征阳性等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婴幼儿可表现为异常哭闹、睡眠颠倒,年长儿可能诉说四肢酸胀或蚊走感。
约1%感染者进展至瘫痪前期,可见单侧下肢短暂性跛行或上肢持物不稳。体检可发现腱反射亢进、肌张力增高,但多数在24-48小时内恢复,称为"顿挫型"脊髓灰质炎。
预防小儿麻痹症最有效的方法是按时接种脊髓灰质炎疫苗。保持良好卫生习惯,避免接触患者排泄物。发病期应卧床休息,避免剧烈运动加重神经损伤。恢复期可进行温水浴缓解肌肉疼痛,饮食选择易消化的高蛋白食物如鱼肉泥、蒸蛋羹,配合维生素B族营养神经。肢体功能障碍者需在康复师指导下进行关节被动活动训练,预防肌肉萎缩和关节挛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