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管结石和肿瘤核磁分得清吗

胆管结石与肿瘤可通过核磁共振成像进行鉴别诊断,主要依据病灶形态特征、信号特点、强化方式、胆管扩张模式及周围组织侵犯情况等差异。
结石多呈类圆形或不规则形,边缘锐利,常见分层现象;肿瘤通常为不规则团块状或沿胆管壁浸润生长,边界模糊。结石在磁共振胰胆管造影中表现为充盈缺损,而肿瘤可见胆管壁中断或偏心性狭窄。
结石在T2加权像上多呈低信号,扩散加权成像显示扩散受限不明显;肿瘤在T2加权像常呈中等偏高信号,恶性病灶扩散加权成像多表现为明显高信号。结石在反相位图像无信号变化,部分肿瘤因含脂质成分可出现信号衰减。
增强扫描中结石无强化表现,仅见周围黏膜强化;肿瘤呈现渐进性强化或快进快出强化模式,肝门部胆管癌典型表现为延迟期持续强化。动态增强可清晰显示肿瘤血供特征,黏液性肿瘤可见蜂窝状强化。
结石上游胆管多呈均匀扩张,远端突然截断;肿瘤所致胆管扩张常呈渐进性狭窄,可见"软藤征"或"枯枝征"。肝内胆管结石可伴节段性萎缩,肝门部肿瘤易引起左右肝管分离。
结石周围可见炎性改变但无浸润征象;肿瘤可侵犯门静脉形成癌栓或包绕血管,晚期可见肝内转移或淋巴结肿大。磁共振可多平面成像评估肿瘤与血管的空间关系。
确诊需结合肿瘤标志物检测,胆管结石患者CA19-9可轻度升高但多不超过100U/ml,恶性肿瘤常显著增高。日常应避免高脂饮食,定期超声随访胆管情况,出现皮肤巩膜黄染或陶土样便需立即就诊。建议胆管结石患者每半年复查肝功能,肿瘤高危人群可考虑每年进行磁共振筛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