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常见并发症有哪些

高血压常见并发症主要有脑血管疾病、心脏疾病、肾脏疾病、视网膜病变及外周动脉疾病。长期未控制的高血压可导致多器官损害,需通过规律监测和规范治疗降低风险。
高血压是脑卒中的首要危险因素,长期血压升高可导致脑动脉硬化,引发脑梗死或脑出血。患者可能出现突发头痛、肢体麻木、言语不清等症状。控制血压可显著降低发病概率,常用药物包括苯磺酸氨氯地平片、缬沙坦胶囊、氢氯噻嗪片等。建议定期进行颈动脉超声检查评估血管状态。
持续高血压会增加心脏负荷,可能引起左心室肥厚、冠心病或心力衰竭。典型表现为活动后胸闷、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治疗需联合使用降压药与改善心肌供血药物,如硝苯地平控释片、美托洛尔缓释片等。心电图和心脏超声是重要监测手段。
高血压肾损害早期表现为微量白蛋白尿,后期可能进展为肾功能不全。患者可出现夜尿增多、下肢浮肿。降压目标需更严格,优先选用具有肾保护作用的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如培哚普利片,或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如厄贝沙坦片。
高血压视网膜病变分为四级,严重时可导致视力下降甚至失明。眼底检查可见动脉变细、出血渗出等改变。除控制血压外,需每半年进行眼底检查,必要时联合使用羟苯磺酸钙胶囊改善微循环。
下肢动脉硬化可引发间歇性跛行,表现为行走时小腿疼痛。踝肱指数检测有助于早期诊断。治疗需控制血压血脂,使用西洛他唑片改善下肢血流,严重狭窄时需血管介入治疗。
高血压患者应每日监测血压并记录,限制钠盐摄入每日不超过5克,每周进行3-5次有氧运动如快走或游泳。避免熬夜和情绪激动,每3-6个月复查肝肾功能、尿常规等指标。若出现视物模糊、持续头痛、胸闷气促等症状需立即就医。遵医嘱长期规律用药,不可自行调整剂量或停药。